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2)
报纸
(33)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5)
地方文献
(5)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0)
2012
(13)
2009
(8)
2008
(11)
2005
(4)
2000
(3)
1991
(4)
1987
(6)
1982
(2)
1981
(3)
按来源分组
信息时报
(3)
语文学刊
(1)
文史参考
(1)
文学教育(上半月)
(1)
文史知识
(1)
语文世界
(1)
绍兴日报
(1)
广东科技报
(1)
语言研究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子路
王安石
北齐书
唐代
司马光
声训
园林
才子佳人小说
朱陆异同
历史演进
儒学
作者
唐宋八大家
唐人
北宋
女作家
中医方剂学
土木工程
《红楼梦》
妇人
史学成就
第一
吕惠卿
商代青铜器
太史
声符
医生
办学历史
相对高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右散骑常侍】搜索到相关结果
156
条
夏季养生起居有
常
作者:
刘绍贵
来源:
健康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起居有
常
,即起居和作息应有规律。有的书刊中常谓“慎起居”或“起居时”。从人类的基本生活规律来讲,要求人们按照“日出而作为,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自己的生活,以适应一日之内昼夜晨昏的阴阳消长变化,保养人
徐必
常
印象
作者:
苑坪玉
来源:
理论与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西清诗话
欧阳修
菊花
印象
诗歌
朴素
毕竟
屈原
园林
描述:
落英”的句子。故其变法虽利国利民,却换得朝野一片骂声。
李安平
散
文选
作者:
李安平
来源:
北方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最奢侈、最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似乎就别无所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幅对联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去世后,每次暗诵起这幅对联心里都会拂过一丝忧伤,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佳话小说
散
论
作者:
景刚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清初
“才子佳人”
中国古代小说史
《金瓶梅》
爱情故事
人情小说
唐传奇
启蒙思想
《牡丹亭》
描述:
一 明末清初,佳话小说盛极一时,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佳话小说又称才子佳人小说。“佳话”和“才子佳人”这两个词最早就出现在明末清初的这类小说中。如拼饮潜夫《春柳莺序》:“男慕女色,非才不韵;
汤显祖与楚辞之关系
散
论
作者:
黄建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笔者在考察汤显祖生平及其作品时,发现汤氏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楚辞的影响,但古今学者对此皆无专文论述,这对当前汤显祖研究的深入无疑是一个缺憾。本文拟就此作一简单梳理,以弥补其不足。
江西历史人物
散
论
作者:
谢苍霖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历史人物
王安石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
欧阳修
文献记载
士风
士大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描述:
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有两人:钟绍京和郑谷。钟
现代新儒家与陆九渊
散
论
作者:
韩钟文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系
心学
朱陆异同
回复本心的直觉法
道德形上学
习心
良心
心的文化
人格尊严
人格价值学说
人格教育实践
描述:
现代新儒家如何评价陆九渊?本文从多侧面以一鳞半爪反映了个中消息。从学脉来看,现代新儒家仍属程朱或陆王两派,当然也有新的分学派法。前驱梁启超以至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等.可谓陆学知音。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散
论
作者:
罗宗强
来源:
诗刊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
表达方式
杜甫
想象
感情基调
思想感情
境界
爆发
王安石
描述:
",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
元明文学史观
散
论
作者:
郭英德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胡应麟
文学体裁
历史演进
文学发展观
《诗薮》
元明时期
人的文学
袁宏道
诗歌
描述:
元明文学史观
散
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
陆学方法
散
论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陆学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描述:
陆学方法
散
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陆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陆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学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陆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