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序
-
作者:郑子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成败论 修辞 唐宋八大家 疏失 古文 沈氏 十二律 王安石 位置
-
描述:按“洪钟”原作“黄钟”,为十二律之一,盖抽象律名,以对实物“瓦釜”,似未甚切,故为僭易“洪钟”。)夫驾罢
-
以古文为四六:欧阳修对宋四六的开创之功
-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古文 文化研究 宋四六 宋代 革新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校勘 创作
-
描述:常常避而不谈。事实上,欧阳修对宋
-
“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文选》前言
-
作者:姚奠中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柳宗元 欧阳修 韩愈 新散文 王安石 散文发展 写作实践 文章
-
描述:”。最早把他们的文章合为一集的朱右,但那个本子早已佚失;其后便有茅坤的《唐宋八大家集》,
-
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
-
作者:沈元林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诗赋取士 宋代诗文革新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科举改革 《三朝北盟会编》
-
描述: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沈元林苏轼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表现,历来是为人所肯定的。本来,作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家之一,与韩、柳、欧阳齐名的苏轼,能够得到肯定,也属当然。不过,当我们深入研究
-
论北宋古文运动中的欧阳修与苏轼
-
作者:周建国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秦汉 知贡举 唐人 柳开 理学家
-
描述:散文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考察宋代散文的发展历史,必须从分析北宋古文运动入手,欧阳修是倡导新古文运动并使之成一代大观的首领;嗣后,苏轼发扬先师业绩,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全面胜利。本文就分两个阶段来论证欧阳修
-
能不能写得更短些?——介绍两篇短的古文
-
作者:一得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文章 司马迁 王安石 古文 报纸 史记 翻案 读者 消息
-
描述: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
学为世师,文为国华:小议晏殊之文
-
作者:唐红卫 阳海燕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骈文 骈文 古文 古文
-
描述:;后期则通过探究经诰,称量百家,转而学习韩柳的古文。他的这一转变,其实既是个人的追求,也是时代的影响。
-
郑玄《周礼注》从历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用语 古文 故字
-
描述:郑玄《周礼注》继承了以往注释家的历时沟通观念,继续使用或改造其历时沟通用语,并据之在注文中对经文用字进行历时沟通,也为后来明确创造术语古今字来沟通这类字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用语A古文(为)B、A,今
-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
苦涩的洒脱英雄的悲歌:《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作者:黄玉友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王安石 苏轼 古文
-
描述: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改革,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遂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代奇才,便在这有职无权的闲差上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期间,他开荒种地、游乐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