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戏曲研究
-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
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
-
昆曲这个“调调儿”
-
作者:欧南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哈姆雷特 京剧 戏曲 艺术家 牡丹亭 徐渭 古琴 商人 昆剧
-
描述:剧《杜鹃山》和《节振国》、越剧《碧玉簪》和《红楼梦》、
-
广播戏曲主持人应是多面手
-
作者:何林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广播电台 戏曲艺术 群众性 不景气 欣赏性 传播 策划
-
描述:戏曲的生命力和根基在于群众,虽然当前戏曲面临困难和不景气,但希望仍在。广播以声音来传播节目,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可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主动策划、安排各类节目,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节目
-
青春版《牡丹亭》用唯美和青春阐释古典浪漫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5日至10日,作为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应邀进京展演的剧目之一,青春版《牡丹亭》将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再次为首都观众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生死之恋”。
青春版《牡丹亭》是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一流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的文化工程,由江苏省苏州昆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人(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
-
美丽的古典与青春的现代——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及其现代性
-
作者:杭慧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美丽的古典 美丽的古典 青春的现代 青春的现代
-
描述:2004年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全世界巡回公演,反映热烈。本文试从美丽的古典和青春的现代两大部分着手对白氏版本作一分析,重点分析其青春版《牡丹亭》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探究其如何将古代经典曲目
-
经典戏曲《牡丹亭》:首次跳起民族舞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昆剧《牡丹亭》传唱数百年,盛名海内外。近日,这出经典戏曲名著首次被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搬上舞台——一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历经一年,8易其稿
-
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读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
-
作者:刘祯 刘涛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元戏曲 艺术精神 汤显祖 晚明 嬗变 艺术本质 现代学术 戏曲创作
-
描述:选题、立意,似乎与戏曲艺术本质的理论问题无所关涉,为何称其提供了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我们之所以有这种评价,是有感于作者写作思路的独特性和“问题重构”时的某些不同一般之处。我们注意到,敢于“回到
-
至情故事浪漫演绎 古典意蕴现代手法 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牡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陈向阳
本报讯深闺锁怨,春情难遣,出香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花丛中牡丹亭畔梦起姻缘,从此后美人相思无限……昆曲《牡丹亭》传唱数百年,扬名海内外,如今,汤显祖四百年前写出的经典戏曲
-
焕发戏曲舞台艺术的“青春”: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价值和审
-
作者:胡芝风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也在变化,如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戏曲界有二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种是出于对传统的尊重,把舞台形式全方位复古到几百年前样式,这种做法显得舞台表演很陈旧,与当代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