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6)
报纸(295)
图书(76)
学位论文(29)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1)
地方文献 (132)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5)
2013(80)
2011(99)
2009(75)
2006(55)
2004(39)
2003(27)
2002(18)
2000(23)
19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2)
抚州师专学报(9)
兰台世界(4)
中国民族报(3)
浙江大学出版社(2)
文物出版社(2)
民族大家庭(1)
文物春秋(1)
黄河之声(1)
南昌高专学报(1)
中国音乐诗话
作者:蔡镇楚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近代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描述:中国音乐诗话
古代戏曲选本中的《牡丹亭》改编
作者:赵天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选本  戏曲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描述:戏曲选本所反映的主要是《牡丹亭》折子戏的改动情况,戏曲演员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原本进行加工提炼。他们删除繁文赘曲,添改曲文人物,增饰宾白科浑,添注身段表演、穿关道具,调整行当角色,使这些单折凝聚起丰富的表演技巧,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使《牡丹亭》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永葆艺术的青春。
专题二十二 古代国家统一,盛世局面和重要改革
作者:周立新  来源:新高考(文科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开元盛世  古代王朝  专题  国家统一  局面  中国古代  王安石变法  规律性认识  贞观之治 
描述:识。[第一段]
古代文人文集命名类举
作者:有心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  命名  樊川文集  王安石  古代文人  诗文集  书室  袁枚  诚意伯  柳河 
描述:古代文人文集命名类举
古人的字与号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欧阳修  王安石  居士  苏轼  杜甫  古代  李白  作用  晚年 
描述:我们经常诵读诗词,可是关于诗词中作者的字与号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名字”一词,就包括“姓”、“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爆竹  风送  王安石  宋代  注释  字词  风俗  古代  农历 
描述:★字词注释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 过去。屠苏:屠苏酒。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全家老幼都饮屠苏酒,庆贺春节。★全诗连接
为汤显祖文化增光添彩
作者:郑水松 施龙有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文化节  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品牌  浙江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名人  昆曲 
描述:这个秋天,因为一场文化盛会,遂昌将成为国内外“汤学”研究专家共同瞩目的焦点。$$这个秋天,因为一次汤显祖文化的深层次交流,遂昌将被国内60多家媒体聚焦和关注。$$广邀四海宾朋,共赴文化盛宴
《红楼梦》的文化精神
作者:孙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  文化特质  具体体现  人与人  汤显祖  哲学  思想  名著 
描述:本文旨在论述《红楼梦》的“情文化”、“情本思想”的内质精神,及其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哲学上达到的高度。
“临川文化是我心灵的梦”
作者:卢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闽江学院  汤显祖  福建省  学术论文  副教授  学术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抚州师专  古代文学 
描述:在这次汤显祖学术研讨会上,邹自振既是参会代表,又是大会联络员,忙得不亦乐乎。对此,邹自振不无调侃地说:“谁叫我是半个抚州人呢!”原来,邹自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他下放到抚州,1977年考入原抚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在抚州工作、生活了30多年。
副刊应是文化标杆
作者:月平  来源:新闻导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重庆日报  人文思想  著名作家  道义责任  先进文化  龙应台  媒体 
描述:建设为指向.配合正版新闻,弘扬先进文化,较好地发挥了“文化标杆”的作用。但也应看到,目前有些副刊格调低俗.媚众惑人,鲜见优秀的人文思想,惟剩下作秀与无聊。4月13日重庆某报的“百味”副刊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