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
-
不肯为词: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续资治通鉴》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王安石 宰相
-
描述:及除官,知制诰王安石疑辙右宰相,专攻人主,比之谷永,不肯为词,韩琦笑曰:彼策谓宰相不足用,欲得娄师德、郝处俊而用之,尚以谷永疑之乎!改命沈遘,乃为之词。——《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449页。
-
在古代“耍大牌”
-
作者:傍晚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隆基 饮酒 陌生人 主位 客气 李白 皇帝 王安石 院子 百姓
-
描述:李隆基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出门打猎,马受惊了,带着他跑入一户百姓家中。几个年轻书生正坐在院子里饮酒聊天,见进来一个陌生人,便客气地起身作揖,请他一起饮酒。李隆基也没客气,大大咧咧地坐到主位上。
-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
作者:邓广铭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 1021 1086 1086 传记 传记
-
描述: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
王安石政治儒学论初探
-
作者:杨永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道德性命 道德性命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政治儒学 政治儒学
-
描述:没有能看到的是宋代是一个需要建立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秩序的新时代,士人们在对儒、释、道多元文化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儒家文化作为建构新秩序的依托,而王朝崇儒政策又予以适时的配合,给予
-
王安石的文学和政治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所以,文学家不宜从事政治,政治家不宜投身文学,就是因为很难把握好这个度。王安石的失败,或者说,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
王安石的文学和政治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地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文学和政治
-
二十五史音乐志 1
-
作者:刘蓝辑 来源:云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史料 中国 古代
-
描述:二十五史音乐志 1
-
浅析柏拉图与王安石的政治理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腔北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拉图 柏拉图 理想国 理想国 王安石 王安石
-
描述:柏拉图和王安石的共同理想是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邦。本文分析了柏拉图和王安石各自的城邦理论,并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来映照王安石的变法政策。
-
古代女子阅读《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经典一览
□李小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四百年前,汤显祖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所写下的这句题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