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玩轶闻逸事录
作者:严武栩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逸事  黄宾虹  张之洞  赵之谦  书法  李瑞清  张大千  于右任  鉴定家  琉璃厂 
描述:张之洞误购假铜鼎 古玩作伪在中国源远流长,许多著名鉴定家和收藏巨擘,都有受骗上当的经历。清末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张之洞,一次在北京琉璃厂以巨资购入一只赝鼎经过,曾在艺林广为流传。 光绪末年,张之洞应慈禧太后之召来到北京商讨国事,空隙之时他总喜欢到琉璃厂走走,选购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党老师
作者:马体忠  来源:民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民主  交谈  小说  杂志  书法  声音  悲痛  身体  读者 
描述:刊“百家之言”栏目特辟《如是我说》专栏,绍棠同志每期撰写一篇杂文,到1996年5月号,先后发表杂文31篇,很受读者欢迎。1996年4月,绍棠同志因重病入院治疗,他特函本刊,因身体原因,《如是我说》暂时辍笔。不料,今年3月12日,绍棠同志竟不幸去世,《民主》杂志及广大读者为失去这样一位作家和朋友深感悲痛。本刊特发表悼念他的文章,以寄哀思。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
作者:马体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图书出版合同  古典小说  书法  童年经历  创作源泉  黄巾起义  字如其人  小说结构  尊重历史 
描述: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马体忠夜里静极了,窗外还在下着雨。灯光下,我手捧着刘老师的遗作,心情难过极了,眼里盈满了泪水……初次合作非常愉快。约稿时我只是提前打了个电话,刘老师便欣然应许,把几十万字的《绍棠随笔:四类手记》交给了我,当时我们并未签...
编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文献的解读
作者:彭占清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插句式  古代文献  合用成分  句法结构  内部结构关系  有国有家者  句法模式  语言能力  线性结构观念  《周礼注》 
描述:编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文献的解读彭占清一序说编插句式是一种平面网络式的句法结构样式。由于它超越了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贯占据支配地位的线性结构观念,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种语法体系能够把它包纳进去
坏了名节——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王若虚  王安石  司马光  变法派  中书舍人  杂谈  保守派  《续资治通鉴》  功德碑 
描述:时方推明绍述,尽黜元祐群臣,希皆密豫其议。自司马光,吕公著、大防,刘挚,苏轼、辙等数十人之制,皆希为之。词极其丑诋,至以“老奸擅国”之语阴斥宣仁,读者无不愤叹。一日,希草制罢,掷笔于地曰:“坏了名节矣。”
近代中国心学不同于古代和西方的超越与创新
作者:魏义霞 赫鸿雁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近代思想  权力意志  中国近代哲学  心学  唯意志论  梁启超  陆九渊  佛学  叔本华 
描述:近代中国心学不同于古代和西方的超越与创新
读晏殊《飞白书赋》:兼论飞白书法
作者:龚克昌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晏殊  白书  欧阳修  书法家  宋太宗  书法创作  文学艺术  个性特征  《碧鸡漫志》 
描述: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右观文殿大学士兵
赣中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的首次确定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王长华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变质岩  相山变质岩  递增变质带  递增变质带  十字石片岩  十字石片岩  Rb  Rb  Sr同位素  Sr同位素 
描述:。首次厘定相山变质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非加里东期变质。其原岩的成岩时代应为前震旦纪
古代茶叶禁榷制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作者:吕维新  来源:茶叶机械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基础  禁榷制度  王安石变法  茶叶生产  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  桑弘羊  孟子  经济干涉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描述:古代茶叶禁榷制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334000)我国的茶叶禁榷制度始于唐代,一直沿袭到本世纪的80年代中期。一项制度能经历一千多的不同历史时期而保持基本不变,这在
《兰文化探微》之五——沐浴洁身祈赐福——古代祓楔礼俗与兰(
作者:吴厚炎  来源: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部备要》  兰文化  《艺文类聚》  佩兰  魏晋南北朝  《十三经注疏》  《周礼》  郭沫若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曾点 
描述:祓禊是古代除灾去邪的一种祭祀仪式,为儒家礼制中的“吉礼”.之后,演变为同“水”有关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