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集句曲
-
作者:憨斋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人 梦溪笔谈 文天祥 李商隐 小令 套曲 成句 作品 语意
-
描述:集句,是古代诗人的一种特殊的作诗方式,即选用前人成句集以为诗。据说创始者为晋人傅咸。宋代名人王安石、文天祥均精于此道。《梦溪笔谈》说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
-
集句诗的发展及其特点
-
作者:张明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句诗 石延年 王安石 集句诗人 如出一手
-
描述:越来越大;“以文为戏”的特点再次被强化;甚至成了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
-
律句(下)
-
作者:洛地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韵文 曲家 汤显祖 韵脚 明代 基点 发现 句型 句式 文句
-
描述:我国韵文的文句,首先有“句型”,“句型”之内有“句式”。韵文之有“句型”,虽然是由我说出来的,但和由我发现、提出:“韵句,以韵脚为基点向上建筑成句”有些不同;“句”之有“偶”、“奇
-
集句为联
-
作者:钟叔河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安石 宋词 上联 创作 诗词 原作 李白 王勃 江西
-
描述:最近见到一副梁启超的集句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上联旁注:"高竹屋《庆宫春》、温飞卿《更漏子》,"下联旁注:"周清真《花犯》、秦少游《画堂春》";上联的两句和下联
-
杜甫絕句的特点
-
作者:馮鍾芸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盛唐 七言 心情 特点 李白 胡应麟 陈子昂 表现方法 成就
-
描述:絕句与传統慣見的盛唐絕句比較,格調极不相似。但是否因此就可以忽視或否定杜詩絕句的成就呢?本文打算在这一問題上提出一些初步的、不同于前人的看法。
-
张大千的集句联
-
作者:易群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紫丁香 黄山谷 李瑞清 辛稼轩 富有哲理 娄底市 胆瓶 拳石 对联
-
描述:张大千的集句联
-
精彩句段
-
作者:徐芳 康丽 来源:红领巾:小学3-6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精彩句段》 徐芳
-
描述:一瞬间.雨点就密集起来,连成了线,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风追赶着雨,雨追赶着风,风和雨又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的包裹之中。粗大的雨点。狂暴地打在屋面上,溅起了朵朵水花。黑沉沉的天像要坍塌下来,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
-
《集句诗》
-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重新组合 北宋 桃溪 晚年 采用 唐代 杜甫 阳宅 韩愈
-
描述:集句诗是采用前人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并表现出另一个新的意境。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喜用此体。如他的《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
-
此梦非彼梦:“游园惊梦”与元杂剧爱情梦叙述之比较
-
作者:曹广华 范春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梦 性梦 元杂剧 《牡丹亭》 至情
-
描述:同为梦境描写,元杂剧爱情剧中之梦多为情梦,《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属于典型的性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由于性质不同,在剧中所起作用如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方面也不相同。此外,“游园惊梦”的描写还有独立的思想表达意义。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