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吏治改革
作者:庄锡福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吏治改革  变法派  熙宁  宋神宗  士大夫  反对派  庆历新政  中坚分子  先王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吏治改革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吏治问题的特殊重要地位(一切变法措施的制定和推行都要通过一定的行政体系),吏治改革还必然地成为变法成败的重要关键。
青苗法之得失及其原因探略
作者:刘德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进步意义  反对派  建国后  土地兼并  探略  变法派  自耕农  抑兼并 
描述:贷钱于民,使饥乏者得解燃眉之急。它的推行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抑制了土地兼并,缓解了自耕农的贫困化,取钱有方,国库充衍,在当时条件下,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我认为,青苗法在历史上既没有象反对派刘攽
林语堂《苏东坡传》舛误一则
作者:林世芳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传》  舛误  范仲淹  林语堂  王安石变法  抑郁病  恶毒攻击  强烈反对  保守派  反对派 
描述: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一书,借古讽今,恶毒攻击社会主义,自不必取,其引证史料,亦有舛误。如书中说王安石变法反对派里有范仲淹(详见《苏东坡传》第九页),不符史实。 范仲淹生于989年。庆历三年,范仲淹
苏颂与苏轼
作者:颜中其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族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北宋历史  庶族地主  政治形势  司马光  反对派  士大夫  苏轼 
描述:的,原先是普通庶族地主,“家世至寒”,
略论张居正的改革
作者:刘益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十六世纪  明王朝  王安石  政治才能  古代政治  国计民生  政治家  封建社会  反对派 
描述:誉不一,迄无定评”。赞扬者推崇他为古代政治家中杰出的典范,说:“除却伊、周只此人”,指责者却骂他为心术不正的奸权。例如清人谷应泰,在其著作中痛斥张居正是“特危倾陗刻,忘生背死之徒”,“包藏祸心,
王安石的义利观与儒家思想传统
作者:关履权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先秦儒家  先王之道  孔子  反对派  司马光  董仲舒  儒家思想  义与利 
描述:有不示警者乎?”②反对派之首的司马光则引孔子的话来攻击王安石:“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况讲商
试析反对“王安石变法”势力的形成及其手法
作者:贾献文 陈光莲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反变法派  青苗法  反对派  试析  文彦博  手法  东明县  熙宁 
描述:但新法只推行了几年就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反对派势力的强大就是个重要原因。反对变法派为了阻
略论曾布
作者:高荣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  青苗法  免役法  吕惠卿  变法派  反对派  司马光  吕嘉问 
描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革新运动,尤其是后者,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关
熙宁之争的性质刍议:从《答司马谏议书》谈起
作者:李贤臣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历史文献  熙宁  宋神宗  吕惠卿  改革主张  反对派  参知政事 
描述: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熙宁之争的一篇很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它的评价,关系到对当年变法斗争成败的认识。建国以来,此文一向被交口称赞,绝无异词。我们参照当时的背景,考查论战的双方,觉得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问题也相当严重。本文旨在通过这一历史文献的具体分析,进而对熙宁之争作出新的思考。
王安石“三不足”说质疑
作者:顾吉辰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李焘  《神宗实录》  范祖禹  反对派  人言  司马光  《宋史》  足法  祖宗 
描述:传王安石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所谓的‘三不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