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
作者:刘萌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女性散文 文化散文 “大散文” 《随想录》 贾平凹 历史文化 90年代 王英琦 新时期
-
描述: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
浅谈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作者:黎文任 来源:中学文科参考资料(高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思维能力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再现能力 分析评价 历史现象 知识迁移能力 上层建筑 历史材料 资本主义萌芽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维的基础,在记忆基础上能活现客体,是比较完全的再认再现能力,例如:①最早出现在今陕西省境内的人类是(B)A.元谋人B、蓝田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此题为限制性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重要事实的能力。题干部分有特殊规定的内容(最早、陕西省内),通过再现四选项的事实,决定取舍。A项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内;B项距今约80万年,在陕西省内;C项距今约五六千年,在陕西省内;D项距今约1万8千年,在北京范围。按题干规定,正确答案为B。
-
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作者:韦健宁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语言 《孙子兵法》 教学效果 教师 王安石 教学内容 历史事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 关汉卿
-
描述: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曾巩历史学说综述
-
作者:王志略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历史学说 历史发展学说 历史编纂理论 铭志 史学思想 司马迁 章学诚 史学目的 刘知几
-
描述:曾巩(1019—1083年),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他虽以文学建树名于后世,但在当时却是“以史学见称士类”[1],具有较高的史学修养,清章学诚把他与刘知几、郑樵并称为“良
-
班门敢弄斧 贵在有新意——《华山洞外的红叶》评议
-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山洞 散文 三者关系 唐宋八大家 再创作 新意境 哲理 亲身体验
-
描述:公《游褒禅山记》的主旨是借记写游华山洞的经过,阐明“志”、“力”、“物”三者关系,强调“尽志”对成事的重要作用。荆公此论已成千古至理,简直没有再创作的余地了。徐凤霞同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探游华山洞经历中探究出了至今
-
人情练达与辞章儒雅:张铭钊散文感言
-
作者:邢海珍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写作 篇章结构 文感 辞章 社会发展 文字 文学技巧 作家 人情感体验 人生经验
-
描述:人情练达与辞章儒雅:张铭钊散文感言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作者:修海林 李吉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音乐史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
描述: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近代粤人要求收回澳门的历史回顾
-
作者:彭建新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回澳门 《申报》 葡萄牙 孙中山 国民党 维持会 广州 伍廷芳 刘绍武 广东政府
-
描述:近代粤人要求收回澳门的历史回顾
-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
作者:韩启宁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创造性思维 戊戌变法 能力培养 王安石变法 袁世凯 课堂教学 创造思维
-
描述:历史学科教学的三大任务是: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由于目前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历史学科的副科地位等因素,使许多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中的历史事实与现成结论,而不要求学生
-
1945:国民政府与收回澳门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
作者:左双文 来源: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回澳门 澳门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 张发奎 外交部长 蒋介石 刘绍武 历史机遇 参议会 中山
-
描述: 抗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曾就收回澳门问题加以研究,广东地方当局并一度对葡占澳门采取封锁行动,民间也出现了要求收回澳门的呼声,一时间,关于澳门问题的中外交涉颇溅起了几朵浪花,但最终当时的中国未能收回澳门,这一过程令人扼腕,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