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09(3)
2003(1)
2002(1)
1998(2)
1997(2)
1995(2)
1991(1)
1990(1)
1985(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江海学刊(1)
图书馆论坛(1)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
青少年书法(1)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风景名胜(1)
装饰(1)
书法研究(1)
人民日报(1)
美术观察(1)
释璽
作者:王人聪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兼士  雨声  印章  得声  《释名》  封缄  《周礼  开拆  秦以前  文书 
描述:沈兼士曾指出不足为据,他说:“以徙释(?),只取谐音(汉代音),别无证验,未足以为确诂也”①。沈氏的批评是很正确的。
篆刻知识与技法(一)
作者:方旭  来源:美术向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文献通考》  春秋时期  襄公二十九年  印章  技术条件  实用艺术  《周礼  篆刻艺术  秦以前 
描述:篆刻知识与技法(一)方旭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
漫谈我国古代帝王的玉玺
作者:段塔丽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周礼》  印章  封建等级制度  帝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新唐书》  玉玺  诸侯王  象征 
描述:漫谈我国古代帝王的玉玺
谈十竹斋刊印的几种印谱
作者:柴子英  来源:文物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刊印  篆刻  石材  周亮工  印章  版本  明代  明万历  收购  文彭 
描述:.篆刻进入明代,寿山、青田等石材,代替了铜、玉、晶、牙的应用.嘉靖、隆庆年间,文彭、何震两家,就大量利用石材刻成印章.由于它比
大千画 温州藏——温州博物馆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
作者:高启新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方介堪  博物馆  温州人  西泠印社  四十年代  董其昌  李瑞清  印章  作品赏析 
描述:印而四字以朱文鸟虫篆为之,鸟虫文字造型独特,上下映带左右顾盼,线条委婉流动,空间变化无穷。深得大千先生所爱。
有关古玺印的一些知识
作者:紫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战国时期  官印  印章  用印  汉代  周礼  淮南子  私印  古代 
描述:释名,均记载着有关印章的事。从实物上来看,目前最早的遗存是东周战国时期的官私玺印。古人用印的方法因时代的差异也有所不同,
周亮工与金陵、扬州文人之关系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扬州  明末清初  金陵  读画  康熙  印章  交往  收录  生平 
描述:人传》记载了他与画家、印人的关系,是研究明末清初绘画、印章的重要文献,都有专门的研究论文。本文试图讨论周亮工与张怡、髡残、程邃等金陵、扬州一带文人群体的交往,以期关注周亮工与这一时期南方遗民的关系。
艺舟夜话(十四)
作者:万君超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书画鉴定  李瑞清  印章  斋日  辨真伪  道士  上海  年代  狭隘 
描述:书法家谭泽闿托友人杨钧收得清人刘墉书法两幅,然杨难定真伪,寄与谭氏自鉴。谭以示李瑞清、曾熙二人鉴定,李谓甲幅真,乙幅非;曾谓甲幅非,乙幅真。谭从李言,收甲幅,退乙幅。杨因致书与谭云:其书既不可辨真伪,何必收之?其书既可伪造,至于乱真,是其书无过人处,更不必收之也。
梁千秋篆刻初探
作者:乔中石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  明代  身份地位  东南区域  文彭  印章  上海博物馆  晚明时期  汪道昆 
描述:雪渔派名下的篆刻家就有:吴正旸、沈千秋、胡正言、梁千秋,吴迥等,梁千秋为其中
汪关事略考
作者:孙慰祖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李流芳  篆刻艺术  印章  古印  题记  时代  人生  挚友  略考 
描述:汪关的事略,周亮工《印人传》中有《书汪尹子印章前》及《书汪宏度印章前》两则,述及汪关籍贯和程嘉燧为汪关延誉四方等事,又辨张灏《学山堂印谱》题记贬抑汪关之论,对有关生平艺事则未多着墨。周亮工自谓予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