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合同法》的负面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风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劳动合同法》的负面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
“劳动”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
作者:吴志峰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据媒体报道,湖北工业大学近期开起了劳动必修课,学生只有参加校园劳动才会获得相应学分。实际上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安徽师范大学就开设了劳动课,并根据新生男女生比例及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个人兴趣,设置
-
一字千钧
-
作者:杨令勋 来源:宁夏文艺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语言 王安石 苦吟 杜甫 新民歌 古典 贾岛 诗歌创作 凝聚 劳动
-
描述:一字千钧
-
刘绍棠:父老乡亲是他的保护神
-
作者:郑恩波 来源:纵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保护神 乡土文学 大运河 通县 西厢房 王二 劳动 斗争 革命干部
-
描述:著名作家刘绍棠是“荷花淀文学流派”重要的代表作家,以700万字的乡土小说创作和一整套完美的乡土文学理论,建立起风光独具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成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另一部更为耐人寻味的大作品……
-
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优秀工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邹斌
-
作者:魏立文 高炬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技能大赛 车工 甘肃省 工段 技术工人 设备性能 劳动 技术水平 奖章
-
描述:这一天,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在长春,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16名优秀车工代表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决赛,代表甘肃参赛的兰石集团国民油井公司小型一工段车工邹斌,在不熟悉设备性能的情况下,战胜众多高手,取得了西北地区参加车工组
-
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解
-
作者:于省吾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王 劳动 早期 古文字 典籍 引伸义 战国时代 王应麟 安人 逸失
-
描述:。說文和广雅释詁并訓逸为失,逸失疊韵,訓为暇逸者系引伸义。失字后世孳乳为佚
-
“史元前例”中的刘绍棠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民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从维熙 长篇小说 北京城 十三年 出版 大闸 故乡 农民 劳动
-
描述:《刘绍棠传》是郑恩波同志撰写的一部新著,全书50余万字,北京出版社即将出版。现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选登其中部分章节(略有删节),以飨读者。
-
虞集诗文研究:学术主张与情感积累的寻绎
-
作者:吴琼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南人 生平叙介 学术主张 情感积累
-
描述:虞集的生平,其次便是點校、爬梳與解讀文本,再者便是整理、分析與綜合散見於各種的元代文學史、詩歌史、學術專著與期刊論文之虞集相關論述,以作為本文的研究背景。
在掌握虞集的生平與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虞集的形象逐漸形成。虞集站在顯榮家世背景的基礎上,秉承家學與師承之教育,成為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因此治學求用與行文述懷是其畢生力求結合的兩大命題。但是因為其所處政治環境之迥異於歷代過往,所以其在漫長仕途中所呈現的追遠與念鄉情懷,及致用或思隱襟抱便含有著特殊的成分,例如:虞集雖然強調唐宋簪纓家子的出身,卻又謹守元代順臣立場的分際;重視仕宦力求致用,卻又一再湧現南人情結而屢思歸隱等。
在治學求用的歷程中,虞集雖然沒有刻意撰書輯典來呈現有系統的完整論述,卻逐漸形成自己具有集成特色的學理主張。例如虞集因為重視治學,所以不斷提出相關的內容與方法,此中反映著他承繼了傳統儒學與新興道學的特點,並且採兼融的方式取各家之長以為己用,其目的即是追求致用的才幹,與自我提升至聖賢境界。在行文述懷的寫作時,虞集本身所具備的學術見解與修養不斷地在影響詩文創作,因此其提出的文本論具有道學理氣說的觀念,風格論則主張著由力求性情之正以形成平易正大與清和之至的特質,並且強調作品垂世立教的功用。
本文在力求周備而又去其雜蕪的尋繹過程中,將虞集在中國古典文學史的存在點予以深化,而目前的研究所得即是其生平與著作的掌握、學理主張的釐清與情感積累的呈現。
-
企业的分配程序应是“纳税,付息,积累,分余”
-
作者:高书生 来源:财经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润分配 分配程序 企业 财务管理
-
描述: 所谓微观分配程序,是指微观组织(企业)分配收入于各个利益主体的顺序。毋庸讳言,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微观分配程序,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几经矫正,但仍深深地打有传统经济体制的烙印,并对经济运行产生愈来愈多的不良后果,亟待从根本上矫正。
-
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
-
作者:小灵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 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 积累 运用 中学生 审美情趣 文学修养 王安石
-
描述: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