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诜、刘岳申与元中后期庐陵文学
-
作者:李超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庐陵 刘将孙 江西文学 文风 中后期 欧阳修 文学观念 虞集 欧阳玄
-
描述:元中期馆阁文臣虞集等在推行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过程中,对宋末元初以庐陵作家为主的江西奇崛文风的批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界对这些批判言论已多有关注,并且有庐陵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代表的"江西文派
-
试述刘氏父子对《本草纲目》的校注
-
作者:曾凤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刘氏父子 校注 医药学家 药学成就 刘山永 刘衡如 李时珍
-
描述: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知识宝库,被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作“古代中国的知识宝库”。正因为《本草纲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自问世400年以来国内已再版30余次,出版80余种版本,其中《本草纲目》的初刻本——金陵本,最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为后世各种版本的原始刻本。据李时珍之子李建元疏中所言“甫及刻成,忽值数尽”之语推测,可能刻成于1593年(李时珍逝世之年)前后,由胡承龙出资刊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书首有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序。据说现存于世者仅七部,日本保藏三部,美国、德国各藏一部,国内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图书馆各藏一部。1993年9月,上海科技出版社以上海图书馆收藏的金陵本为底本,影印出版了金陵版《本草纲目》,特精线装本,共10册,分装2书函。在《本草纲目》的众多刻本之中,最能接近金陵本原貌,差错亦少,当数江西本为...
-
明清之际士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应
-
作者:孙承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哲学 格物致知 士 揭暄 明清时期
-
描述:明清之际,以亚里斯多德理论为基础的西方自然哲学及托勒密学说经由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士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英明(1606年进士)、熊明遇(1579-1649)、方以智(1611-1671)、揭暄(c.1613-1695)和游艺(c.1614-1684)对这类知识有着较为深入... >> 详细
-
奉省政府发交杭市政府镇海县政府呈送潜逃警长周正辉刘绍岳等年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省政府公报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奉省政府发交杭市政府镇海县政府呈送潜逃警长周正辉刘绍岳等年
-
李刘氏:年过百岁极少生病
-
作者:暂无 来源:毫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刘氏:年过百岁 极少生病
在本次记者走访的众多百岁老人中,大部分百岁老人都生活在农村。而103岁的李刘氏则是地地道道的“老亳州”,一个多世纪以来,老人家一直生活在城市里,而且极少生病
-
筠州刘氏:冰清玉刚的家族
-
作者:許懷林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冰清 范祖禹 宋代 家族 北宋 士大夫 江西 王安石 资治
-
描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写真,更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这份罕见的解剖自我的素材,在今人的品德教育中依然应该受到重视。
-
海外写真:上为前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氏已返抵东京与广田外相晤
-
作者:暂无 来源:人言周刊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海外写真:上为前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氏已返抵东京与广田外相晤
-
科举与社会流动性——看王安石论宋人“自进”
-
作者:杨天保 文春霞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科举 士 社会流动 “自进”
-
描述:在宋人王安石看来,“自进”是“不得已”士人的合理选择,“自进”有“道”。同时,“自进”人存在身份和资格上的限制。首先,“自进”与庶民无关,平等有限;其次,它要限制“势家官户”子弟,保护弱势地主子弟
-
王相俊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那方难忘的故土上——王相俊钢笔画展”近日在北京云峰画苑美术馆举办,展出王相俊钢笔画作品40余幅。
王相俊198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2001年开始钢笔画学习和创作。此次展览的作品取材于
-
“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刘绍荟 (上)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刘绍荟 (上)
《我是什么》
《走进非洲》
人要是问我,你这一生为什么选择了画画?我可能一时无言以对。记得母亲曾告诉我,还在蒙昧的幼儿时期,我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