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不良反应是如何分类的?其发生率有多少?
-
作者:程经华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 抗血凝药 苯并二氮 免疫学反应 恶性高热 病因分类 B型 异常反应 药物引起
-
描述: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按国外有关文献报
-
杜集叙录
-
作者:万曼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杜 蔡梦弼 著录 杜甫 工部 艺文志 补遗 黄氏 王安石 分类
-
描述:个本子。樊晃有一篇序文,叙述杜诗在唐代流布的情况: 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常蓄东游之志,竟不就。?时方用武,斯文将坠,故不为东人之所知。江左词人所传诵者,皆公之戏题剧论耳,曾不知君有大雅之作当今一人而已。今采其遗文,凡二百九十篇,各以事类,分为六卷,且行于江左。君有子宗文宗武,近知所在,漂寓江陵,冀求其正集,续当论次云。
-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
-
作者:张倩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选 版本源流 静嘉堂 直斋书录解题 残本 刻本 唐诗 分类 宋本
-
描述: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是宋代比较重要的一部唐诗选本,其分类的编选方式给后世提供了借鉴,其选诗旨趣与诸家迥异,历代评家各有轩轾。弄清其版本情况是研究《唐百家诗选》较为重要的基本
-
古代“记”体文章的分类与特点
-
作者:方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中学语文课 旅行见闻 永州八记 杂记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学形式 古代 写景状物
-
描述: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
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
-
作者:童庆松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小说” 小说家 明清史 志怪小说 私家书目 子部小说 明清时期 《三国志通俗演义》 胡应麟
-
描述: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童庆松本文探讨了明清史家和官私书目对子部小说家类的分类、以及私家书目对通俗小说的分类与著录,分析其分类标准与原因,同时论析了小说家类与子部杂家、史部杂史杂传等类
-
对外经济贸易应是新技术革命的“开路先锋”
-
作者:汪尧田 来源:国际商务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对外经济贸易 科技革命 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贸易 科学技术 贸易渠道 国际交流 传播知识 探讨
-
描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新形势下,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技术革命将会对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贸易带来哪些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都应进行探讨。为此,本刊编辑部和院学生会
-
旅行者——黄鹤
-
作者:孔千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行者 黄鹤 心路历程 彬彬有礼 眼睛 导师 直观 妨碍 探讨 地方
-
描述:直到今日,我对黄鹤的心路历程仍有不甚了解的地方,有时,彼此显出的彬彬有礼,多少还是妨碍了对画、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身为导师似乎不太应该。但现在,在这些画面前,我反而可以和诸位一样,不会先入为主地去看
-
本期编后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本期 跨文化 文章 曹禺戏剧 曹禺研究 栏目 探讨 诞辰 中国现代
-
描述:祖诞辰460周年,本期再次推出一组相关文章,其中周育德先生探讨了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的人生体验对他戏曲创作的影响;叶长海先生的文章认为,“临川四梦”尤其是后三梦深刻表现了汤显祖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与态度,以及他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王云先生的文章研究了皮格马利翁祈求在《牡丹亭》和其他中国古代故事性艺术作
-
玉屏风散应用的探讨
-
作者:山西省侯马中药厂科研组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支气管炎 效方 牡蛎 卫气不固 危亦林 自汗 固表止汗 五味子 防治
-
描述: 玉屏风散出自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既可用于卫气不固的自汗,亦可用于实表而御风寒。一、防治气虚表疎,易感风邪卫气不固,自汗恶风,可单独使用本方;表虚自汗不止,可加牡蛎、浮小麦、五味子,以增强固表止汗的作用;表虚感受风邪,恶风汗出,脉缓者,可加桂枝以解肌
-
从抚州采茶戏的分类唱腔看其音乐特点
-
作者:李坛 王婧怡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唱腔 唱腔
-
描述:抚州采茶戏在基本形态上属于歌舞类型小戏。因此,对于其唱腔结构的音乐分析,有助于从音乐角度提高对于南方,尤其是江西省花部系统各剧种之间的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