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作者:夏阳 来源:江苏文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毛泽东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作时间地点新探
-
作者:丁仁祥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1930年2月9日 1930年2月9日 陂头村 陂头村
-
描述: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历史踪迹的考查,认为毛泽东《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一词,作于1930年2月9日,地点是陂头村,即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词中“命令昨颁”是指1930年2月8日
-
风卷红旗过大关——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
作者:回俊才 来源:政工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风卷红旗过大关——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
晏殊《木兰花》赏析
-
作者:严树聚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晏殊 无情 白描手法 人生 赏析
-
描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是一篇写离情、相思的词。全篇采用白描手法,婉转缠绵,感叹人生中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
李瑞清正书对联赏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书法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李瑞清 对联 郑文公碑 “声” “清” “新” 字 “歌” “虚” 流动之美
-
描述:李雨(石家庄)《书法报》2005 年7月4日第27期第6版刊登 的李瑞清这幅五言联,最大特点 有两个,一是结体稳定,字迹方 正,不偏不倚。虽多茂密之字,但 参差自然,繁而不乱。比如“尘”字 中的“土
-
减官不如简政
-
作者:王放远 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僚主义 体制与机制 事务 吏员 经济效益 刘炫 《雍正王朝》 《周礼》 办公费 企业责任
-
描述:不远万里去追查求征100年的旧案。所以有谚语说:‘老吏报文案而死。’事务繁杂,这是吏员多而效率低的原因。”牛宏问:“北魏、北齐之时,吏员办事从容,现在则匆匆忙忙不得安宁,是什么缘故?”刘炫说:“过去,州只设长吏、司马,郡只设郡守、郡丞,县仅设县令而已。其余应备的僚属,则由长官自己挑选任命。如今则不然,大大小小的官吏,全由吏部掌握,细微之事都属于考核范围。减少官吏不如简化事务,官员们的事务不减,却希望他们办事从容,那可能吗?”
-
解读黄山谷木兰花令
-
作者:劉尚榮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山谷 郭祥正 太平 北宋 王安石 主人 翰林 神仙 宋人 吏部
-
描述:"其后复窜易前词云:"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坐席。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江山依旧云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
“减力”效应是怎样发生的?
-
作者:木又春 来源:父母必读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用不当 物质奖励 负效应 蜡笔 作画 间接 精神奖励 彩色 有机体 有利因素
-
描述:应,但事情的结果却恰恰走向了反面,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间接激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了负效应。激因,是指能够刺激有机体产生"增力"活动的有利因素。它包括直接激因和间接激因两个方面的内容。直接激因是活动本身直接含有的,能够激发其直
-
字里行间见真情:晏几道《木兰花》赏析
-
作者:许金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字里行间 封建社会 花期 人道主义思想 黄庭坚 思想内涵 价值观 北宋词
-
描述:月亮从西边升起"般的幻想,所以是否具有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是对那个时期作家是否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
-
《全宋词》中对筝的称谓解
-
作者:雷家駪 来源:音乐探索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词》 秦筝 晏几道 古今图书集成 《江城子》 《全唐诗》 木兰花 更漏子 《虞美人》 《乐府诗集》
-
描述:《全宋词》中对筝的称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