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作者:徐朔方  来源:戏文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杜维明 再谈东亚认同
作者:观河 樊竟成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维明  东亚  李退溪  儒家之道  牟宗三  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  陆象山  燕京大学  新儒家 
描述:所不同。如果,以中美文化交流为观察背景,以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为文化记忆,以为儒家探寻现代阐释为前提,那么,杜维明先生应该是最合适的学者。
千年之后再谈王安石变法
作者:张军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宋神宗  改革运动  积贫积弱  免役法  市易法  均输法  社会基础  保甲法 
描述:贫,那么改革只会因失去社会基础而偃旗息鼓,或必然走上改弦更张的道路。自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改事议订新法
再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与主题思想
作者:王遂一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创作时间  王安石变法  《宋史》  宋神宗  物资回收公司  熙宁  主题思想  《东京梦华录》 
描述:一、从《宋史》张择行传推测张择端可能与张择行有家族关系,以及张择端游学京师后习绘事可能同张择行仕途风波有所关连;二、进一步阐述了“清”图作于熙宁八年前后并隐含政治色彩的观点。
再谈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从众随俗
作者:陈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众随俗  戏剧艺术  生命力  情感共鸣  教化作用  传统戏剧  观众  交会点  理性反思  《牡丹亭》 
描述:审美和娱乐二者的界限,只是突出强调戏剧的商品性、娱乐性、可看性这一面,而忽略了应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庄浪河为汉代逆水而非涧水辩
作者:刘满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地理志补注》  金城郡  涧水  发源地  《太平寰宇记》  杨守敬  《水经注疏》  再谈  《元和郡县图志》  大通河 
描述::庄浪河到底是汉代的逆水,还是涧水。因此,本文就《再谈位置》提出的问题,对逆水、涧水的源流谈一点个人意见,请专家和读者教正。
也谈“谦虚”
作者:张凌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自我  古人  王安石  苏东坡  再谈  时代潮流  思想观念  教导  菊花  自我价值 
描述:也谈“谦虚”
再谈我国第一次书厄问题——兼与李德山同志商榷
作者:李更旺  来源: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  李德  我国古代  胡应麟  商鞅变法  秦国  史实  先秦  商榷  科研成果 
描述:据加以驳斥。李文最后说:“这并不是我囿于前说,缺乏创新,而是事实就摆在这里”。那好,我们就用史实来说明历史的真象吧。第一,李文首先例举隋牛弘所提的书之“五厄“,又举明胡应麟所补论的书之“十
再谈对原(良)种场会计核算方式的改革意见
作者:陶克仁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承包者  改革意见  更新改造  会计核算方式  低值易耗品  使用效益  流动资产  银行存款  下放 
描述:折旧。下面谈一些个人意见,以供探讨。一、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