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至情至性,真爱永恒:性格特征分析
作者:韦馨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性格特征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它塑造了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争取个性解放、至死不渝、勇于反抗的女性形象,缠绵悱恻、深入人心,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谱写了一曲追求理想、自由、幸福、解放的颂歌
至情之人 至情之情:浅议《寻梦》之
作者:胡春燕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至情  牡丹亭  折子戏  昆曲 
描述:《寻梦》的一些表演心得和体会。
《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之形象对比
作者:郭红波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春香  形象对比 
描述:本文将《西厢记》与《牡丹亭红娘与春香这两个重要的配角人物的形象的异同作了比较,并分析了她们形象不同的原因,展现了两位女配角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文化意义。
牡丹亭的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论《牡丹亭的神话意象
作者:庞钦月  来源:才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神仙  神兽  仙境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又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出,神话意象的运用对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从神仙意象、神兽意象和仙境意象对于《牡丹亭
我演日版《牡丹亭
作者:朱惠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演日版《牡丹亭
叛逆的时代女性:青春意识的觉醒与爱情的追求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幸福观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寻访郴州""--湘昆名旦雷玲印象
作者:王若皓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象  郴州  牡丹亭  选择  女主角 
描述:引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人生的流程,大体是追寻、选择:追寻、选择。正如昆剧经典《牡丹亭女主角所感慨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守法应是政府“第一形象
作者:林治波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守法  政府  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  形象  程序意识  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  法治意识 
描述:政府带头守法,重要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是依法行政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政府第一形象。法律是讲程序的,钉是钉,铆是铆,不能乱来。因此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法的程序意识,最大限度地压缩
论《画中人》与《牡丹亭“情”的异同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中人  牡丹亭    异同 
描述:通过对吴炳《画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画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