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之品质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逸文化  自然生态环境  人文走向  历史文化名城  宁波  品质  北宋  价值取向  王阳明  王安石 
描述:元1013年)。在浙东地域,北宋之前,隐逸文化曾是精神审美,更是价值取向。王羲之、谢灵运的隐逸人格写就了浙东乃至中国书法、绘画的山水审美。而在宁波境内,隐逸文化更为丰富。以保国寺所在的相邻相近区域范围内,最为体现。余姚的大
原谅应是人生的态度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原谅应是人生的态度
苏轼的政治态度剖析
作者:陈启汉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司马光  统治阶级  三十年  保守派  旧党  利害冲突  北宋  大地主 
描述:党之争和派系之间的互相倾轧交错在一起。充分反映了这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复杂性。这场党争持续有三十年之久,斗争出现过几次反复。一党得势,对敌党肆意报复,党争愈演愈烈。于是相互报复和政见冲突,也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这场党争的复杂性也就更突出了。苏轼毕生的政治生涯都是在这场复杂曲折的党派斗争中度过的,因而他的政治表现不能
论苏轼的政治态度
作者:王伯英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思想体系  熙宁变法  保守派  司马光  改革派  孔孟儒学  核心问题 
描述: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试析郭沫若对《周礼》态度的转变
作者:付瑞珣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周礼》成书年代  《周官质疑》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描述:其对《周礼》成书年代的看法更为复杂。本文以时间为尺度,细心考察郭老的专著中有关《周礼》的材料,发现郭老对《周礼》的态度是动态的,其历程大体可用冯友兰先生的“信古·疑古·释古”来概述。而这一历程则是
少林
作者:陈彦炜 姜晓明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林寺  少林功夫  三皇  绝学  武功  嵩山文化  武侠小说  江湖  方丈  曹洞宗 
描述:嵩山少林之所以能名冠天下,贵为祖庭,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少林历经千年传续的独门绝学:禅武医。现在,一位"正宗传人"重出江湖
马头山
作者:暂无 来源:延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马头山
试论苏东坡的意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
几而卧”诂正
作者:王作新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孟子正义》  《汉书·郊祀志》  训释词  《说文解字注》  《周礼  湖北宜昌  段玉裁  同义手段  交际活动 
描述:几而卧”诂正王作新"几而卧",见于《孟子。之《公孙丑下》。其文曰:"孟子去齐.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几而卧。"此表现了孟子待客时的不敬姿态和冷漠态度。可"几而卧"当为何种姿态
晏殊不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文摘·红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