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8)
报纸(50)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
地方文献 (1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6)
2013(12)
2011(8)
2010(12)
2009(14)
2008(10)
2007(7)
2005(6)
1988(2)
1983(2)
按来源分组
侨报(2)
中国航天报(2)
学生之友(小学版)(1)
北方文学(下旬)(1)
时代文学(1)
中外社科论丛(1)
人民日报海外版(1)
检察日报(1)
安徽日报农村版(1)
吉林日报(1)
我是一滴水
作者:杨炳瑞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我是一滴水》  小学  作文  杨炳瑞 
描述: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水有时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但有时像一个急躁的君子。它有时便野了,像一个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把他还给你
作者:李响  来源: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洁  刘衡  妻子  离婚  房地产公司  康复  重庆  广告公司  医生  同学 
描述:一刘衡时年32岁,读大学时,与同学阎霞相恋,毕业后他们一起回到重庆,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经过辛苦打拼终于拥有了百万资产。这年3月,刘衡去泰国谈一笔大订单,进
绿色常驻东海岸
作者:黄明朗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岸  《泊船瓜洲》  艺术欣赏  心理感受  王安石 
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的名句。作者颇费周折找到的这个绿字,之所以成为《泊船瓜洲》的诗眼,为世人广为称道,从艺术欣赏角度看,绿字比之到、过、入、满等更为贴切、传神。如果从人们的心理感受着眼
教室,应是孩子们待的地方
作者:邵志强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室文化  学生  讲台  课桌  图书角  合作探究  教书育人  孩子  耳朵  校注 
描述:教室,应是孩子们待的地方
以深心奉尘刹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  封建社会后期  企业所得税  考成法  庶吉士  翰林院  狠抓落实  岗位责任制  公元 
描述:被明朝人誉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是与秦代商鞅、宋代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初期、中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之一。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张居正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见习官)。
浇灌那朵“牡丹”:白先勇专访
作者:周喆 胡智英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青春  杜丽娘  故事  感动  现实  演出  传统艺术  气息 
描述:正在变为现实。
黄鹤高飞 江城父老共享和谐
作者:卢忠新 雷俐 胡浙洪 蓝青  来源:中国老年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鹤高飞 江城父老共享和谐
李浩:把小说变成“智慧之书”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金莹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海兴县辛集村。当过八年的小社员。”这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河北作家李浩自书的简介上的第一句。这样简单而低调的开始,似乎也预示着他在生活与写作中的态度。 和给人“忠厚而粗犷,言谈木讷,表情羞涩”的印象恰相反的是,“他是一个在小说世界里充满探险精神的作家,他乐
江南名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南名牡丹亭
风采-郭文
作者:暂无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文  中央音乐学院  《狂人日记》  博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  《牡丹亭》  《蜀道难》  《李白》 
描述:郭文,(1956-)作曲家。重庆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第五、六、七届理事。作有歌剧《狂人日记》《夜宴》《风仪亭》《李白》,芭蕾舞剧《牡丹亭》,交响乐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