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阅读教学在多重对话中彰显魅力
-
作者:谷朝珍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平等 走进文本 对话 彰显 语文教学 王安石 沟通 碰撞 作者
-
描述:阅读是什么?阅读就是读者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追问、充实、拓展中,在与作者的沟通、交流、碰撞中,实现视界的开阔、价值的提升、心灵的抚慰。那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的阅读教学,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在对文本的追问、充实、拓展中,在与作者的
-
专家研讨刘绍棠乡土文学
-
作者:饶翔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年是刘绍棠逝世15周年,“刘绍棠乡土文学暨纪念《讲话》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就刘绍棠的美学思想、艺术追求、文学成就,及其创作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刘绍棠序言亦是我人生的动力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醉鬼张三序》手稿。
我和大运河之子刘绍棠相识早在1980年的初冬,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担任文学社社长,通过同班同学、作家林斤澜的女儿林布谷邀请刘绍棠到学校讲学,因此结识了这位
-
刘绍棠乡土文学犹垂香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刘绍棠的小说具有鲜明突出的章回小说的风采,结构完整周延,情节安排巧妙妥当,有伏笔必有照应,设悬疑必有解答。”今年值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逝世15周年,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
-
刘绍棠小说与中国民间文学
-
作者:裴军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民间文学
-
描述:刘绍棠是我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早年人生经历,使他秉受民间文学的雨露滋润,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从民间传说、民间谚语等传统民间文学艺术里直接获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又大量借鉴
-
把旅游服务做好,也是善政的重要体玛:对话遂晶县委书记杜兴林
-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服务 县委书记 文化品牌 对话 善政 《牡丹亭》 汤显祖 深度挖掘
-
描述:《小康》:遂昌对汤显祖文化的研究可谓走在全国前列。在您看来,还有哪些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杜兴林:汤显祖文化,一直作为遂昌的第一文化品牌在打造。但其实关于汤显祖文化,还需深度挖掘。就像如今遂昌县城,汤显祖的雕像不多,《牡丹亭》里的情景再现也没有。
-
民俗文化视阈下的刘绍棠乡土小说
-
作者:许佳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绍棠 刘绍棠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
描述:说中具体的民俗事象表现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充实论文。第三章:探讨刘绍棠小说民俗文化观的成因。其原因主要归结为四点:一是故乡生活的体验;二是古典文学的熏染;三是先驱作家的指引;四是外国文学的影响
-
曾彩美:刘绍棠在保定读孙犁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棠的夫人曾彩美
刘绍棠,13岁起就开始发表文章。初三时,他写的那篇《一顶轿子》还上了《光明日报》,在同学间挺有影响的。
后来,河北文联的刊物《河北文艺》招聘编辑,刘绍棠就去了
-
掌故新知之四刘绍棠的巧比妙喻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当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念完以后,刘绍棠问这条子是谁写的?台下站起一位女学生。
-
刘绍棠抗日小说《狼烟》试解
-
作者:辛中正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菖蒲 小说 试解 国民党 日军 颐和园 学校 抗战时期 学生
-
描述:《狼烟》是刘绍棠的一本以学校、学生参加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他所熟悉的廊坊萍水县城里各种各样的人面对日军到来之前的心态形成的阵营为正反角色,就像刘绍棠所熟知的颐和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