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庆历学风与王安石的《诗经》
作者:易卫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疑古  性情 
描述:王安石的《诗经》主要是在庆历学风的影响下产生的,庆历经世致用学风、尊《序》风气、疑古风和性情思想等,对王安石"据《序》言诗"、《诗序》作者观及《诗》性情论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宏聪:从教从六十年
作者:林运来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共产党  文学研究会  中国新文学  中文系  人文学院  西南联大  广西大学 
描述: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鲁迅研究小组副组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丘逢甲研究会会长等职。著作甚丰,除主编多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还有《闻一多文化观及其它》(论文集)、《岭南文论》(二辑)、《丘逢甲研究》(二辑)等。
记文看曾巩的教育观
作者:郭艳丽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记文  教育观 
描述: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称于世。他的记文或言兴学、或言自学,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即施民以教化、学行并重、非"天成"、广其而坚其守。这些教育观念对宋代教育以及后世学界都产生了
皮锡瑞“三礼”的今文经学观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新中国(大陆地区)三礼研究综述
作者:丁鼎 马金亮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大陆地区  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 
描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三礼研究的前景。
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为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作者:方兰欣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教育  教育  辨志  辨志  戒慎虚敬  戒慎虚敬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描述:本文试图探析陆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
刘绍刚《孔子论八体书册(二种)》序
作者:李学勤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刚《孔子论八体书册(二种)》序
世乱问洁净身:《草堂之灵》与“学问之道”
作者:秦燕春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度  学问  金石  庄子  洁净  清末民初  文字画  二十年  李瑞清  重子 
描述:《草堂之灵》的作者杨钧(1881—1940,字重子,湖南湘潭人),自号白心,晚号怕翁——这个怕字,即"白-心"二字合字。据说此"怕"非"恐怕"之怕,乃古意"憺怕"之怕(《白心草堂书画金石引》),这一古意,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谓"怕乎无
论陆九渊的“立心”理念及其不用规的教育实践
作者:王佩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 
描述:陆九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授徒,并创办了著名的"槐堂书屋"和"象山精舍"。其办学虽一直"未尝立规",而始终以"立心"为"根本",但它却吸引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