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集句为联
作者:钟叔河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安石  宋词  上联  创作  诗词  原作  李白  王勃  江西 
描述:最近见到一副梁启超的集句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上联旁注:"高竹屋《庆宫春》、温飞卿《更漏子》,"下联旁注:"周清真《花犯》、秦少游《画堂春》";上联的两句和下联的两句,便是分别从这四首宋词中"集"出来的。
浅谈“诗眼”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等等,自己都不满意,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它包含了"到"、"过"等字的意思,而"到"、"过"等字都不能包含或代替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残》《临江仙》比较赏析
作者:王玮玮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比较阅读  北宋  晏几道  翁宏  《春残》  中学  语文  诗词 
描述: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被誉为千古名句,但这两句诗却不是晏几道的原创,而是晚唐翁宏《春残》中的诗句。
“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作者:龚千锋 易炳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从南丰傩舞看民间传统傩面具的创作
作者:曾群浪 王春阳 李雪萍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  傩面具  创作 
描述:南丰傩面具角色众多,数量庞大,本文从创作和制作的角度分析南丰傩面具的特点和规律。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传统经典的青春再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研讨会综述
作者:詹怡萍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现象  研讨会  传统经典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  青年观  研究员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完成了重新排演,两年间巡演于两岸四地,演出多达66场,2005年4月8日至10日和2006年4月18日至20日两度来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引起海内外戏曲界和文化界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在青年观众群、青年学子观众群引起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青春版《牡丹亭》:在现代与传统
作者:王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统艺术  现代  北京大学  观众需求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青春版《牡丹亭》:在现代与传统
中国法律变迁的传统及文化动因:从当代收容遣送制度立废启论
作者:陈晓枫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容遣送工作  法律变迁  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变迁  思维方式  孙志刚  文化动因  王安石变法  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 
描述:的现象,在中国立法史上似为仅有。而以此案为契机,中国的户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