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世界视域下的朱熹
-
作者:南坡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道学 中国文化传统 宋明儒学 学术思想 视域 吕祖谦 孔子 朱子语类
-
描述:朱熹看传统,钱穆看朱熹,世界看朱熹,形成了三组重要的光束,这"三看",对于现代中的传统和传统中的现代,意义深远。
-
王安石:政治高度决定事业高度
-
作者:刘黎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安石
好诗好文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
王安石在浙江宁波一个下属县当了三年基层领导——县长,任期满了,调令还没来,于是先回江西老家休假,经过杭州,自然要去看看西湖,看看飞来峰。
飞来峰上有座塔,王县长
-
王安石:政治高度 决定事业高度
-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黎平
王安石:政治高度
决定事业高度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
王安石在浙江宁波一个下属县当了三年基层领导——县长
-
“是”和“不是”:卢西安·哥德曼悲剧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
作者:刘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悲剧辩证法 应是 所是 悲剧 希望 历史 结构 政治 方法
-
描述:论。作为一个悲剧辩证法家,尽管"不是"常常萦绕心中,但是,哥德曼总是坚持说"是",努力实现"应是和所是
-
逗你玩的歪历史
-
作者: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来源:文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司马光 王安石 母亲 鲁班 制造 父亲 政治 意见 王二
-
描述:老的声音:孩子你掉的是金斧子吗?王二小对着水里喊:不是的!水里的声音又道:那你掉的是银斧子吗?二小又说不是。这时,水里浮起一个额头顶着一把铁斧,满脸是血的老神仙,郁闷地吼道:这么说砍伤我的真的是你个货喽! ◆却说那镇关西被三拳打死,其家人见鲁达扬长而去,哭哭啼啼将一纸状书呈至县衙,县内百姓更是议论纷纷,舆论矛头直指官吏仗势行凶。县令急得抓耳挠腮,师爷却不慌不忙,取来安民告示,挥毫写就七个大字:鲁达乃是临时工!舆论遂平。 摘自《博客天下》2012年第3期
-
“是”和“不是”:卢西安·哥德曼悲剧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
作者:刘芳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辩证法 应是 所是 悲剧 希望 历史 结构 政治 方法
-
描述:论。作为一个悲剧辩证法家,尽管"不是"常常萦绕心中,但是,哥德曼总是坚持说"是",努力实现"应是和所是、悲剧和希望、历史和结构、政治和方法"的辩证统一。
-
从《牡丹亭》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
作者:尹丽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和改编本三种演出的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和表演的改编,传播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
从传统到“青春”:昆曲《牡丹亭》传播现象分析
-
作者:梅不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
-
描述:》”的多年关注、(演出推广)参与,希望能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基于历史资料和新近动态,以传播学的眼光和分析方法,尝试梳理以昆曲《牡丹亭》为代表的传统戏曲的“青春”可能。
-
《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
-
作者:唐义发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现形式 戏剧表现形式 剧文语言 剧文语言 传统美学 传统美学
-
描述:《牡丹亭》是代表我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的一部佳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全部内涵,本文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剧文语言特点及爱情主题,通过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论述。
-
守与变: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
-
作者:秦岭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昆曲 京剧 戏曲艺术 表现形式 创新 观众 新尝试 艺术价值
-
描述:”回应,称“没有争议,我演它干吗”,“我们态度很严谨”;乃至微博上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那句“不要充当指手画脚的‘恶婆婆’,自己固守一方,也不让他人前进半步”的争议性发言——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