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小青戏曲”与明清“至情”思潮
-
作者:李澜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青 汤显祖 戏曲创作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明清文人 传奇 思潮 杂剧
-
描述:明万历间武陵冯氏小青一事,颇受文人关注。在近三百余年的时间里,文人以各种方式对冯小青其人其事进行评论、咏叹、演绎,所使用的文体涵盖了诗、文、词、赋、小说、戏剧及弹词,"冯小青热潮"从而成为当
-
同中显异 各呈其妙:论吴炳、孟称舜创作的异同
-
作者:吕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孟称舜 汤显祖 汤显祖 吴炳 吴炳 临川派 临川派 爱情 爱情 创作 创作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传奇 传奇 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 情至 情至
-
描述:吴、孟两人创作的风格相似性却是被一致认同的,即吴炳、孟称舜都是继汤显祖、沈璟等人之后蜚声晚明剧坛的两位剧作家。
-
漫话中国戏曲的古今之变
-
作者:淮茗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演出 群众基础 长生殿 桃花扇 时代文化 杂剧 牡丹亭 小说 西厢记
-
描述:式也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
韩晗: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
作者:韩晗 马建智 来源:青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专业作家 写作姿态 散文化 写作者 小说 职业作家
-
描述: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
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研究
-
作者:洪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小说著录 文学分类 胡应麟思想
-
描述:分类对后人是有一定影响的,纪昀、鲁迅都吸收借鉴了胡应麟的小说分类观,今人的分类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胡应麟小说分类方法的启示,均能从体制、风格、题材等多种角度宋思考小说分类问题。 分析胡应麟
-
小说好看起码不应是坏事
-
作者:暂无 来源:芙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小说好看起码不应是坏事
-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
-
王征眼中的舒同"党内一支笔"的传奇生涯
-
作者:沈嘉禄 来源:畅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还有不少"政坛传奇"有待解密;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
-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楼》 《蝶归楼》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