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无可奈何”之中的理性超脱:浅析晏殊《浣溪沙》词两首
作者:屈艳丽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作上承五代花间派温庭筠、韦庄的清切婉丽的余韵,也受南唐冯延巳典雅流丽的格调影响,下开晏几道、秦观等蕴藉淡雅的先风,在北宋词坛上有着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 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人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宇看来,“知识人”的概念却不那么简单。就《知识人》这本访谈录来看,作者所拜访,所记录之人,诸如白先勇、余光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等十六位人物,个个成名在早,皆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文章一篇篇读过,我们会发现,“知识人”,该是那些有别于普世目光、情怀、抱负和社会担当的人。这些“知识人”给我的印象,或有着清透高远的目光,或有着博大,亲切的人类情怀,或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担当。总的来说,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能不能改变世界,前提是有没有这样的“知识人”存在。 说及“清透高远的目光”,白先勇让人印象深刻。
“名与实”多向钻探
作者:庄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与实  王安石  审题立意  自拟题目  关系类型  孔子  根据要求  作文  价值  社会 
描述: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审题立意】写关系类型话题要明确二者指向,理出二者间的关系。名与实是一对古老的话题。从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一件物品,一个事件,都有"名"与"实"的两面。
活着,应是怎样的信仰
作者:单士兵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京辉  余华小说  话剧  文化信仰  人性  价值  生活费  现实  精神财富  冒险精神 
描述:无力感。
中国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刘沧龙:慈善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主
作者:暂无 来源:赤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慈善事业  20世纪80年代  价值  个人  中国  乡镇企业  企业经营  创业者 
描述:诚信与慈善紧密相连 1979年,靠着当初借来的500元钱,开矿山、办丁厂,使他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什邡市最早一批创业者。那时候,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很多企业经营不善迅速垮掉,借来的钱自然就还不上了。
浅谈《牡丹亭·劝农》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徐正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劝农  牡丹亭·劝农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描述:历代评论家对《牡丹亭·劝农》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其经久不衰的传承促使读者去认识其作用与价值.结合劝农仪式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具体文本分析,可看出这是理想的至情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处,不仅点明“至情
《玉海·艺文》的图书分类法及现代价值研究
作者:李润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分类标准  类目设置 
描述:国目录学史中的奇葩。《玉海·艺文》的著录,不仅是简单书目的分类罗列,而是以“编题”为单位,集中与该编题有关的全部资料,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反映了类书内容丰富的特色。《玉海·艺文》的图书分类跳出了四部分类的桎梏,以书籍的内容、名称、体裁为分类标准,对类目名称、排列次序、类目种类作了调整,形成了便于检索、著录灵活、全面系统等特点,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分类体系。这些做法对今天的图书分类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风云榜应是社会公认价值的体现
作者:任志强  来源:安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企业精神  剩余价值  社会  房地产  公认  企业家  市场发展  英雄  行业 
描述:前列的毫无疑问是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那几家企业,而能从后面冲
课堂和谐应是语文教学根本的价值追求
作者:张云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  价值追求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  设计思路  和谐  勇于创新  人文精神  完全正 
描述: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
作者:张春贵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朱熹  朱熹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