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代表:检察机关应是法治思维的践行者
作者:王义杰 林平  来源:法制资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2013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正义网、腾讯网联合推出的"2013年全国两会访谈",就检察机关运用法治思维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自觉担当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进行了阐述
大学生进村当“”办起公司富了村民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浩在公司指导工人生产。(李浩本人提供) 本报记者孔红星 李浩,滕州市一名大学生村官,2010年他到任的第二年,就注册成立了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成为枣庄市首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他说,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致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干上村官不久 就谋划创业项目 2009年,大学
《春》“六诗”之“兴”与《诗经》之“兴”诗
作者:孙定辉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六诗"  祭祖之兴  诗经  兴诗 
描述:周王之祭祖礼仪“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相契合,而“兴”为祭祖和各种祭祖仪式通称在《尚书》、《礼记》、《诗经》等文献均有存留.据此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诗”之“兴”诗,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应译为“诗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诗,并非《周礼》“六诗”之“兴诗”,而是上古神文化的诗形式.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
作者:蔡林波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太一  道士  《魏公谭训》  生平事迹    陈景元  道教史 
描述: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王益区“三一律”织密社会法律服务圈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行政村全部建成了“三一律”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区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法律服务圈,织密了全方位
赈饥荒,除豪强,场上刹歪风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江西  科举考试  饥荒  古文运动  南丰  散文 
描述:曾巩1019年—1083年。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的祖父当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与兄长曾晔一道,自幼勤学苦读。因擅长策论,轻于科举考试文章,所以屡试不第。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后人学"古文"多从模仿曾文入手。
从《周礼·春宗伯第三》探析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建立
作者:杨阳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宗伯第三  礼乐 
描述:作为儒家经典的《周礼》不仅是我国古代以人法天的理想治国纲领,更是建立我国礼乐文明的典范之作。其中第三篇《春宗伯第三》详细记载了有关礼乐的各职能部门及其职责。本文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探析我国古代礼乐
论两淮盐学术活动与扬州学派--以卢见曾、曾燠为例
作者:张小仲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淮盐  幕府  扬州学派 
描述:有清一代,以两淮盐运使为中心的文学活动丰富。扬州学派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本文试以卢见曾、曾燠为例,考察两淮盐学术活动对扬州学派的推动作用。
论两淮盐学术活动与扬州学派:以卢见曾、曾燠为例
作者:张小仲  来源:西江月(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淮盐  幕府  扬州学派 
描述:有清一代,以两淮盐运使为中心的文学活动丰富。扬州学派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本文试以卢见曾、曾燠为例,考察两淮盐学术活动对扬州学派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