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270)
报纸
(697)
学位论文
(177)
图书
(147)
会议论文
(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74)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
(502)
2011
(500)
2010
(505)
2003
(243)
2002
(223)
1995
(216)
1990
(104)
1986
(163)
1982
(81)
1979
(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40)
抚州师专学报
(70)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4)
中华书局
(3)
前沿
(2)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1)
戏剧丛刊
(1)
中国医疗保险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文”
城镇职工
改革创新
功利性
周礼全
义利观
《老子注》
古典散文
《乌江亭》
《题齐安驿》
古代文学
三皈依
古诗
答司马谏议书
妻子
两面派
历史风云
基本观点
力量
兴亡之感
作者
墙角
唐宋八大家
唐人
哲学体系
生命意识
汤显祖
性之情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从倡导功用走向本体追求——王安石文学思想探微】搜索到相关结果
70
条
论
王安石
的救荒思想
作者:
马玉臣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天灾认识
对策
效果
评价
描述:
王安石
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救荒恤灾是他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他对天灾的认识及其处理对策,分析了其自然观与社会观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效果进行简要评价。
王安石
七言绝句新议
作者:
周子翼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深婉
精工
陶渊明
描述:
王安石
创作了大量七言绝句,他的七绝深婉精工,与他“尚用”的文艺观相比,其七绝创作却十分注重艺术技巧的
追求
。他的七绝风格形成既有他性格和境遇的因素,又与他对前代诗家转益多师密不可分。
从宋人笔记看
王安石
的人格
作者:
任树民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笔记
人格
描述:
采辑宋代文人书札笔记中有关
王安石
的史料并粗加甄别 ,在对
王安石
的体貌气魄和人格形象略作探析之后 ,着重对
王安石
的人格从六方面作了述评 ,以求公正评价
王安石
的体貌人格。
话本《拗相公》对
王安石
的诽谤
作者:
蒋星煜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话本
《拗相公》
诽谤
王安石
描述:
《拗相公》是与所有宋人话本风格、题材、语言都不相同的一篇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艺术上生硬而粗糙。其目的在攻击
王安石
的改革。所以古代有识之士就说这是“谤书”。
王安石
"礼义治国"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
万斌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礼义治国
变法思想
变法实践
描述:
王安石
的变法思想主要渊源于儒家,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特别是变法实践中,他主张泽民、宽刑、爱士、养兵,提倡德教为本、礼义治国。
王安石
教育改革思想评述
作者:
杨鑫辉
郭斯萍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科举
“三舍法”
专科学校
修撰经义
描述:
本文以评传的形式,论述了
王安石
在其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包括: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实行“三舍法”,创设专科学校,统一大学教学用书,重视感化教育方法。
从“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论
王安石
诗歌创作道路
作者:
王群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创作道路
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描述:
,并受其个性因素的影响,是必然的,有典型意义的。
论李焘对《
王安石
日录》的取舍
作者:
李华瑞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焘
王安石
《续资治通鉴长编》
《日录》
描述: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
王安石
日录》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录》订正史实的一面,而在具体到事关新法是非以及针贬变法方面的深刻用意却很少
王安石
年表简编
作者:
罗传奇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
临川
王安石
江宁
熙宁
参知政事
元丰
抚州
钟山
京师
描述:
多。
论
王安石
人才思想的历史地位
作者:
刘崇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司马光
历史地位
人才观
贤才
北宋
人才问题
经义
孟子
描述:
的。因此,本文试图从
王安石
人才观的形成、要点和与司马光人才观的比较,略作评述,以求指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