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72)
期刊文章(4553)
会议论文(78)
图书(5)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68)
地方文献 (26)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5503)
2012(279)
2011(295)
2010(251)
2006(191)
2004(165)
1997(102)
1991(65)
1987(113)
1935(1)
按来源分组
法制日报(30)
楚天都市报(22)
西部时报(6)
温州都市报(6)
文苑(3)
四川戏剧(2)
学习之友(2)
辽宁中医药大学报(1)
中华儿女(海外版)(1)
文苑(经典美文)(1)
护好人体金三角/活九十应是常态
作者:暂无 来源:保健俱乐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护好人体金三角/活九十应是常态
六年奋斗结硕果 民办本科再“添丁” 商丘学院揭牌庆典
作者:李娅飞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继5月25日商丘工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后,昨日上午,商丘学院揭牌庆典大会在该学院体育场隆重举行。这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全票通过省、教育部和国家高评委评估转设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单位,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的基础上转设为商丘学院,实施独立办学。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高校工委书记蒋笃运,
史·实·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不能强王安石
作者:孙香我  来源:特别文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不能强王安石
古“信”是不是物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落花独立,微雨燕双飞
作者:罗丹暇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花  雨燕  晏几道  独立  朦胧  水雾  江南  紫藤  混杂  悲伤 
描述:落花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丝丝细雨将整个江南笼罩得一片朦胧。空气中氤氲着水雾,混杂着落花的芬芳,久久地挥散不去。幽静的小道旁,一个美丽的倩影独自倚立在紫藤树旁
顾师言 弈
作者:暂无 来源:围棋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阳杂编》  《玉海》  棋手  翰林院  日本国  王应麟  唐宣宗  唐代 
描述:唐代棋手。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忘忧清乐集》中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子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
民国晋何澄传记在并首发
作者:谢燕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12月16日讯 (记者 谢燕)今天上午,中国民国史上重量级人物何澄的传记在并首发。苏华、张济先生历时五年而出版的长篇人物传记《何澄》,用大量珍贵史料重现这位民国奇人的传奇一生。何澄次子、93岁的医学家何泽涌先生与诸位何氏后人及省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 何澄1880年生于山西灵石,是
王安石:不能把当牲口使
作者:仁爱  来源:中学生阅读中考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交通工具  司马光  轿子  宋代  用人 
描述: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的交通工具,到宋代就相当普及了,当宫的通常都坐它。然而,宋代也有少数高官是不肯坐轿子的。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司马温公(司马光)为西京留台,每出,前驱不过三节。
暮春怀 触景伤情:翁宏《春残》赏析
作者:张善存 孙莉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子  落花  相思  内心世界  赏析  清代  独立  雨燕  晏几道 
描述:春残翁宏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这首五律主要写春末女子相思怀。题作《春残》,给人以萧条衰败之感,而诗意大致由此展开,兼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