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秋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
作者:王乐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秋思 泊船 春风 张籍 古诗 教学目标 审美意境 意象美 基本方法
-
描述:【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泊船瓜洲》和《秋思》,掌握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象美,初步进行迁移和创作。3.感受浓浓的思乡情,体会诗歌的审美意境。【课前谈话】
-
“奈何天”释义商榷
-
作者:郭左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读本》 名句 课文 期刊 美景 月刊 人教版 选本 牡丹亭 解释
-
描述:。《语文读本》对“良辰美景”二句的解释是这样的:
-
《泊船瓜洲》到底作于何时
-
作者:官小平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写作时间 教研活动 王安石 六年制 人教版 诗人 思念
-
描述:《泊船瓜洲》(人教版六年制十一册)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这已成共识.但大家对此诗的写作时间,却有不同看法。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校老师为此发生争论:
-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
作者:郑岑岑 黄松海 来源:作文大王(中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故事 朋友 杜甫 记忆力 比喻 思想 成语 松滋市 人教版 黄松
-
描述:想。这样的文章,才能一鸣惊人。倘若写《马,人类无言的朋友》,你就要思考如下问题:马为何是人类无言的朋友?人类的生活中缺少了马又会怎样?你是怎样看待马的?……只有在逐层深入地思考后,你才会拥有个性鲜明的思想。倘若写《马,我为你哭泣》,你同样要思索:马遭遇过哪些不公正的待遇?为何“骈死于槽枥之间”?现在马为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了思考,你才会有所发现,你才会有深刻的感想,才会为你心中的马安上一双“慧眼”,让它神采飞扬!由此可见“画马”也要点睛,因为思想比资料更重要!(黄松海)
-
“整整3年”是否应是“整整三年”
-
作者:令怡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塔》 第十册 六年制 人教版 广告 场分 餐馆 周末
-
描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乌塔》一课中有这样一句:“为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第一段]
-
应是“同行十二年”
-
作者:刘风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诗 人教版 古代军队 编制单位 教材 同行 杜甫 长期使用 注音 军队编制
-
描述:八年级《语文》下册杜甫《兵车行》一诗中有"行人但云点行
-
从《闺塾》说开去
-
作者:洪浩平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高中语文第四册 自读课文 古代戏剧 戏曲作家 汤显祖 人教版
-
描述:在牡丹。"
-
王安石《登飞来峰》结句浅探
-
作者:张新林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句 飞来峰 《全宋诗》 中华书局 高层 千寻塔 人教版
-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人教版的教材上有的写作"只缘身在最高层",而有的写作"自缘身在最高层"。就这个问题,笔者查阅
-
辨“乞”
-
作者:李海英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币 宾客 注释 人教版 王安石 语文 联系起来 商榷 古字 父亲
-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伤仲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课本中对"乞"的注释是"求,求取",笔者认为这一注释值得商榷
-
“还”字指“回朝”,还是“还乡”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 上海教育出版社 还乡 古诗赏析 社会科学院 王安石 六年制 人教版
-
描述:里。”[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