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1)
报纸(236)
会议论文(18)
图书(10)
学位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51)
才乡教育 (36)
地方文献 (14)
地方风物 (11)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49)
2009(41)
2007(38)
2001(21)
1994(16)
1993(12)
1986(10)
1985(12)
1984(9)
1982(5)
按来源分组
长江论坛(2)
中国人才(2)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科学大众(1)
辽宁教育研究(1)
杭州文博(1)
大连大学学报(1)
企业活力(1)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
陆九渊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作者:鲁军虎  来源: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博采众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以“本心”为基础的道德主体论,“发明本心”的教育方法论,“明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
临川一中大力倡导艺术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临川一中多年来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2003年,该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两年来,有50多名艺术特长生分别考入
生命教育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作者:林小红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大学生  必修课  思想政治教育  生理发育  心理发展  生活节奏  独生子女 
描述: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生教育设计:我是最棒的
作者:高飞雁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树立自信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课前准备  创设情景  王安石  认识自我  学生自由 
描述:角撕下来,把纸翻一面,撕下
论吴与弼耕读教育思想
作者:付忠莲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耕读教育  小陂书院 
描述:吴与弼为明代理学开山人物.他创办小陂书院,倡导耕读教育思想,培养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其耕读教育形式独特,内涵旨在立德进德.多为弟子所继承和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数学教育不应是“两张皮”
作者:暂无 来源:数学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数学教育不应是“两张皮”
耻感与耻感教育
作者:沈贵鹏 张天舒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教育  道德生活  社会生活  价值问题  道德问题  陆九渊  全球性  心理 
描述:缺乏基本探索,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陆九渊(象山)通过天人合一的儒家公理完成了天道与人道相接的理论论证,借助于道理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至高无上性完成了由自然之道理向社会之道理的过渡,并赋予人道已纯然至善的特性。因此,从本体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陆九渊(象山)从其心即理,万物皆备于我的理论命题出发,将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定义为立大本求放心,由此,象山将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原则规定为存养本心,反省内求。围绕着存养本心和反省内求的根本原则,他提出了
第二届“兴滇人才奖”评委会举行复评会议——李纪恒出席并讲话
作者:熊燕 范顺琳 李惠民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二届“兴滇人才奖”评委会举行复评会议——李纪恒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