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王安石论人性
作者:檀仁梅  来源:协大学报 年份:194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论人性
昆曲“奢华复兴”
作者:于晓斯  来源:新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长生殿》  《西厢记》  台湾作家  白先勇  复归 
描述:曲高和寡的昆曲突然复兴了,还与奢靡搭上了调。前有2005年台湾作家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后有2008年4月,北京保利剧院长达10个小时的《长生殿》。
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书      汪道昆  周亮工  中期  复归 
描述:宋克此卷自明清及今,迭经诸家收藏,可谓凿凿可考。在明早中期时,即入商辂之手,有其长跋可证。明中期为汪道昆所得,首尾皆钤有其藏印。清初为周亮工藏,清乾、嘉时入阮元之手。骑缝皆钤其“雷塘庵主”小印。
人性美与人情美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  人情美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人性美与人情美
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作者:陆艳清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人性解构 
描述: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作者:陆艳清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人性解构 
描述:的情感入手,阐述《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所谓“性教育”其实应是“人性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所谓“性教育”其实应是“人性教育”
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
作者:陈鼓应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性论  庄子学派  真与美  王安石  孟子  徐复观  先秦  老子  庚桑楚  大宗师 
描述:一、前言在先秦人性论史上,众所周知孟子倡性善、荀子言性恶,本文则以性真为主题①,论述庄子学派的人性之真与美。孟、庄同时代,身处战国中期,是为儒、道思想发展的高峰期。徐复观的《先秦人性论史》便
人性的光辉源于爱
作者:刘芸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基础  人之初  社会稳定  人情味  三字经  性本善  王应麟  光辉  种子  指导 
描述: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行、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三字经》里开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南宋王应麟先生认为,人性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