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
-
作者:韩淑芹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修辞格 修辞格 翻译 翻译
-
描述:多种修辞格的精巧运用可谓《牡丹事》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这也为其英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遴选出《牡丹亭》中五种典型的修辞格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以期赏析原文的修辞之美及译文的翻译之妙.
-
论《牡丹亭》的和谐
-
作者:辜霞 甄山川 来源: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
描述:本精神的和与中的.《牡丹亭》的和谐表现在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风格和人物的和谐、典雅与通俗的和谐、虚与实的和谐.
-
情牵梨园梦半生:对话昆曲艺术大师汪世瑜
-
作者:王明青 汪世瑜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主持人 牡丹亭 白先勇 老师 传习所 发祥地 苏州 柳梦梅 林兆华
-
描述:始了他的昆曲推广之路。
-
牡丹亭:杜丽娘
-
作者:张小晶 来源: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杜丽娘
-
汪世瑜: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后的思考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他是怕学生们都坐不牢,他不知这个昆曲《牡丹亭》会演成什么样呢。如果学生们半途都走掉场面就太难看了,到时对上头无法交待。然而结果恰恰相反,这场演出非常成功,没有一个同学提早离开,演完后反响相当热烈,光
-
可译·常译·非常译:汪译《牡丹亭》双关翻译拾零
-
作者:李瑞凌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双关翻译 双关翻译
-
描述:意义,弥补双关语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而带来的翻译失真与缺损,取得了与原文大体相同的审美效果。
-
许培鸿:姹紫嫣红春梦归 情定昆曲《牡丹亭》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摄影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系,他就是“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的好朋友,跟拍8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台湾摄影师许培鸿。与此同时,由许培鸿掌镜的“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昆曲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展览展出了8年来
-
论《牡丹亭》的知己之叹
-
作者:王奕涵 俞益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知己 知己
-
描述:《牡丹亭》被众多研究者批判,认为没有上升到悲剧的高度,其结局没有走出大团圆模式。但纵观《牡丹亭》的架构和语言不难发现作品传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先觉性的社会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观点必然造成作者
-
论《牡丹亭》的知已之叹
-
作者:王奕涵 俞益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知己 知己
-
描述:《牡丹亭》被众多研究者批判,认为没有上升到悲剧的高度,其结局没有走出大团圆模式.但纵观《牡丹亭》的架构和语言不难发现作品传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先觉性的社会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观点必然造成作者
-
三闹《牡丹亭》
-
作者:徐培晃 来源:兴大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闹 闹
-
描述:本文從「鬧」的角度切入《牡丹亭》,依情節鋪展次序討論「鬧學」、「鬧殤」、「鬧婚」,指出《牡丹亭》刻意在正經的學堂、喪禮、婚禮場合中,安排嬉鬧唐突的橋段,藉以鬆動父執倫理的嚴肅面孔,發揚個人意志。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