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的两重境界:执拗与放诞
作者:辽辽未央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境界  竹子  皇帝  大街  阮咸  精神  主人  世俗  神话故事 
描述:""是"二百五"的简称,通俗说就是傻蛋。比如有人在大街上被狗咬了一口,于是勃然大怒,张开嘴跟狗咬作一团,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这人真!"这个说法中的""并无深意,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论《诗经》“南”的特殊地位及其成因
作者:金荣权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房中乐  雅乐  周礼 
描述:的地位;"南"被孔子所重视是由于诗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出孔子对恢复周礼的渴望。
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作者:花建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贸易大国  文化软实力  世界大国  追随者  竞争 
描述:世界大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之争,谁的文化软实力模式更具有前瞻性,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追随者。
百戏之祖():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传习所  演出  演员  昆山腔  表演艺术  汤显祖 
描述:台欣赏。《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秋天的苍茫景色,将离情别绪点染得动人心腑。《长生殿·闻铃》中的词句:“迢迢前路愁难罄,厌看水绿与青山,伤尽千秋万古情。”寥寥数语,却把人生曲折坎坷、沉浮起伏的感慨,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刀会》中的“大江东去浪千叠: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肩装”等名句,脍炙人口,多少年来一直让人们传诵不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牡丹亭·游园、惊梦》。 以庭院春色满园时的环境变化,来衬托丽娘心情的纷繁复杂,写尽“一片断魂心痛”。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气氛的烘托与人物内心活动的探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平凡的景色不再平淡和平板。它的每一句唱词都是精美绝伦的诗,元杂剧语言的本色、六朝辞赋的华美、五代词的绮丽,集合其间,自然真切而又含蓄空灵。
书海浮沉():宋朝对于书报的管制
作者:荛公  来源:深交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管制  《春秋》  王安石  士大夫 
描述:以上是关于宋朝对当时图书刊印发行的管理概略,下面再谈对于报纸的控制。王安石曾把《春秋》比作“断烂朝报”,引起当时士大夫的强烈反对。
周礼制约下的“南”中的情爱
作者:韦丹  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周礼  情诗 
描述:南"中的情诗从内容上看深受周礼的制约,情感表达遵循礼的规范,具有节制、中和的审美特征。先周历史文化传统的背景,周初礼乐文明的保留,以及南国地区自然环境的熏陶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文化惠民的务实之举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在南充的华美演出虽然落幕,但广大市民对它的回味与讨论,仍萦绕耳畔。 《牡丹亭》备受追捧,折射出广大市民对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期许与渴求,也表明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繁荣本土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临川文化留住我们的根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抚州人引以为傲的临川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赣文化的两大支柱(临川文化、庐陵文化)之一,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为新时期我市展示传统文化
中国音乐文化入门
作者:张超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描述:本书以历史进程为脉络,介绍了先秦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直至近现代的音乐知识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穿插了乐器知识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和名人逸事,有一定的知识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