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61)
学位论文(124)
报纸(117)
会议论文(35)
图书(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25)
红色文化 (49)
地方文献 (44)
才乡教育 (33)
宗教集要 (10)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75)
2012(99)
2011(98)
2009(87)
2008(93)
2001(31)
2000(37)
1998(37)
1985(30)
1983(1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1)
美学(5)
艺术教育(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
文艺研究(2)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
戏剧艺术(1)
书海(1)
文教资料(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当代芭蕾《牡丹亭》的美学思考
作者:侯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当代芭蕾  美学特征  《牡丹亭》 
描述:引了西方观众的目光。随着演出的进行,当代芭蕾是否可以再现中国昆曲的美学特征成为了业内人士讨论最多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中国昆曲和当代芭蕾的美学特征,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当代芭蕾《牡丹亭》的优缺点
罗玘与茶陵派
作者:闫建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玘  茶陵派  交游  思想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其思想、文学观念,探讨其诗歌、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力求明确其在明代中期文坛的影响和地位。绪论简单介绍了罗玘其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梳理了行文思路。第一章着重梳理罗玘的生平
杨炳延书法集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杨炳  欧阳中石  欧阳询  行书  草书  法帖 
描述:张海: 杨炳延书法于欧阳询行书用力最多,兼及“二王”法帖和黄许坚草书,师从当代著名书家欧阳中石先生。
五大流派四大家:民国的书法
作者:施立松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大家  书法家  民国时期  流派  于右任  中国书法  李瑞清  李叔同  柳公权  书法艺术 
描述:过来,让你来不及询问,已是又一年的新草绿。整个民国,都被那些新鲜颜色引领天下了。六朝三杰、五代八大家、颜真卿柳公权,那些名动天下的书界圣手,无论后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
作者:杨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美学  《牡丹亭》  期待视野  视阈融合  空白点  审美距离 
描述:开始探讨接受美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的可行性。他们将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视阈融合,“空白点”等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来,强调了读者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作用。作为中国古典戏剧中
美学角度谈晏殊的《浣溪沙》
作者:胡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而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是北宋初期重要词人,著有《珠玉词》。燕归来”千古流传。可见这首小令甚得世人喜爱。
以梦达情:汤显祖戏剧美学
作者:肖鹰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戏剧美学  汤显祖 
描述:)、精神情趣(趣)、艺术表现(神)和艺术风格(色)四方面必须实现高度的统一。因此,汤显祖为戏剧美学提供一个以"情"为核心的有机的理论体系,是对前人如李贽、徐渭等单纯张扬情感、自然的表现主义戏剧观
“笑”不应是喜剧的美学特征:对“喜剧”之美学特征的一种定论
作者:陈孝英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喜剧性  审美主体  哥德巴赫猜想  审美客体  喜剧美学  主客观统一  幽默  美学研究  内容与形式 
描述:一种
为什么读书
作者:胡适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哲学家  解决困难  思想  黄金  王安石  环境  遗产  茅草  大官 
描述: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轻的漂亮太太(台下哄笑)。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满意。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 陈道復
作者:王冬梅  来源:中国书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法书  中国  明代 
描述:陈道复(1438-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汉族,长洲(今江苏省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