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咏花诗题咏对象初探
-
作者:万莹 蒋朗朗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花诗
-
描述:王安石的咏花诗,大多数创作于晚期,体裁多为绝句,是诗歌艺术较为高超的一类作品。本文首先提出咏花诗的界定,从而梳理出王安石的咏花诗概况。王安石的咏花诗涉及十七种不同的花卉,本文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进行了
-
“咏年诗”赏趣
-
作者:张贤华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形象生动 唐太宗 李世民 王安石 风情画 北宋 面试 元初 五律
-
描述:"过年"是我国世代相传的节日。自古以来,每逢此时,文人墨客常吟诗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入口的咏年诗。唐太宗李世民除夕之夜带头吟诗,他在《守岁》诗中写道:"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巧妙地抒发了一夜连双
-
古韵今咏,声动神州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沙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沈璐)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将于10月30日登陆湖南大剧院,该剧由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精心打造而成,自搬上舞台以来已创造了一百场场场爆满的巨大成功。对于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观众的一致评价是“年轻”、“好听”,究其原因就是白先勇勇敢大胆地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
-
汤显祖咏南陵诗的美学思想
-
作者:童星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南陵 诗文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家 七子派 自然之美 明代 艺术创造
-
描述:世但赏其词曲而已。不能知其所已就,而又安能知其所未就?可不为三叹哉!"本文以汤显祖咏南陵的诗文为例,探讨其蕴含的美学思想。
-
大人物,他们这样过年马承钧刘绍义陈鲁民
-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伟人风采
从辛亥革命算起,要不要过旧历年,中国人已经被反反复复折腾过很多次,如今,还有人说,“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
可是,一百年过去,该过的年还是要过。合家团圆,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过一个和乐年,不仅是走卒贩夫升斗小民的期盼,皇公贵胄、文人墨客、革命领袖,也概莫能外……
-
“哀”“乐”相衬情更浓
-
作者:石毅坚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境 以乐景写哀 反衬 杜丽娘 窦娥冤 表现方法 情境 牡丹亭 戏曲创作 艺术规律
-
描述:,写喜事必须要"枝头鹊雀喳喳叫"吗?写倒霉必
-
《周礼》乐官与乐教思想考论
-
作者:石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乐官 礼乐乐教
-
描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并非简单的娱乐。乐与礼、与教化相连,形成礼乐和乐教思想,亦源远流长。《周礼》中的乐官系统,不仅印证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历史渊源,更显示出乐教在学校教育中
-
冯咏芝约表弟同种树希望小树早点开花结果
-
作者:周华东 来源:江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江门日报讯 (记者/周华东 通讯员/张远林) 3月17日,读小学四年级的冯咏芝,约上读幼儿园的表弟黄镇东拉着爷爷,一起到元宝山家庭林种树。
爬上元宝山,来到植树点,黄镇东因为未种过树,不知从何
-
冯咏《江西诗派论》及其对江西诗派内涵的解读
-
作者:邱美琼 王晶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咏 《江西诗派论》 诗学传承 政治与学术 地域
-
描述: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
描述:含有对王灼《碧鸡漫志》(1150)标举苏轼等“士大夫作者”的近千年传承,更携带着晚清常州词派(1822~1911)推尊“学人之词”的深刻影响,最终沉淀为一种深广阔大之词境的指称。词境的生成,包括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