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审计定义应是对审计工作共同特点的概括
作者:朱开力  来源:广西审计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计定义  共同特点  审计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审计类型  内涵和外延  认识过程  事物的本质  其他单位  管理审计 
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
教师节也应是“反思节”
作者:雷泓霈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节  休养生息  主题  师德 
描述:教师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荣誉、鲜花是教师节的惯性主题。笔者却要提醒,教师节也应是休养生息、锻造“教格”、观念涅槃的“反思节”[第一段]
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
作者:秦学人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琵琶记》  “作者”  汤显祖  《西厢记》  情节结构  美学原则  宫调  “福”  李渔 
描述: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秦学人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戏曲批评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较全面的论著,如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有在某方面论述精深的专论,如周德清
《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共性探析
作者:崔卫成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节  情节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主题  主题 
描述:的东方和西方出现的主要原因。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礼教桎梏下人本质欲望的觉醒——在与《西厢记》比较中看《牡丹
作者:刘晓娟  来源: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差异  差异 
描述:《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
才子佳人戏曲中“花”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意象  “花”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
《多吃了几斤盐》的写作特色
作者:王作亭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特色  四十年  相结合  刘绍棠  描写  祖国  叙述  文章  概括  简炼 
描述:刘绍棠同志的《多吃了几斤盐》,原发表于1989年9月11日《北京晚报》。这篇“居京琐记”,抒发了对祖国严肃深沉的热爱,我认为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有二。一、概括叙述与细致描写相结合。本文时空夸度大,容量
趣谈古人“名”与“字”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散文  扣合  多种多样  屈原  曾巩  平原  南宋  概括  东晋  严密 
描述: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如屈原,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一节优质课应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作者:周志平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质课  节奏性  概括  特征  有机统一  生命  运动性  女作家  生长性  朗格 
描述:一节优质课应是一个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