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多姿多彩的长篇传记文学——评《刘绍棠传》
作者:吴崇信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7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传记文学  乡土文学  章回小说  长篇小说  主人公  散文家  细节描写  《文心雕龙》  肖洛霍夫 
描述:多姿多彩的长篇传记文学———评《刘绍棠传》吴崇信拜读完郑恩波先生48万余言的《刘绍棠传》之后,心潮难平……我以为,该书是为大作家刘绍棠立传的一本佳著,是一部优秀的长篇传记文学。一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刘绍棠传》内容真实可信,经得起反复推敲、核实。...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人词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解读晏殊《蝶恋花》的三个层面
作者:赵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王国维  主人公  波瓦尔  作者与读者  《人间词话》  阅读原则  三个层面  阅读规律  前苏联学者 
描述:通,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根据前苏联学者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原则,亦即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所说的先理解、后评论的规定,首先是对作品的认识,这是阅读的第一个也可以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主人公  创作心态  《破阵子》  《人间词话》  及时行乐  距离效应  词人  人生况味  浮生若梦 
描述: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词)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④既然不登大雅之堂的词能将“欢愉愁怨之致,动了中而不能抑者”⑤渲泻出来,那么,文人士大夫就不必把“心扉”隐藏起来,不必总把超然的或理性的面孔呈现给人看,而是可以把人生许多共同的感情体验通过词释放出来。晏殊的词,正是在对纯粹的个人感受的悉心体察和对人生况味的执意品尝方面,表现了其独到的努力。他把狭窄窈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情志细细剖析和咀嚼,对常情常理作出了超乎常人的发现,读来使人如吐骨红,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的词是上承“花间”的,受冯延已影响尤深;“曼元献尤喜冯延已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乐府。”③“冯...
简析《珠玉词》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作者:周世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审美特征  晏殊  社会价值  主人公  玉楼春  酒醒  谐畅  小令  景物 
描述:《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珠玉词》凡一百三十四首,就其总体而言,基本上系他个人流连光景、饮宴游乐生活的吟唱和一己情怀的抒发。细加分析,
黄人论《临川四梦》
作者:王永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汤显祖  《邯郸记》  人论  东吴大学  主人公  戏曲理论批评  传奇家 
描述:黄人论《临川四梦》王永健黄人(1866─1913年),原名振元,字慕韩(慕庵),别号摩西,中岁更名黄人,江苏昭文(今常熟市)符浦问村人。黄人景仰明末遗民“四黄”:黄道周(石斋)、黄淳耀(陶庵)、黄宗羲(梨洲)和黄周星(九烟),号其书斋为“石陶梨烟室”...
岑参《春梦》同题共赏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岑参  晏几道  江南  主人公  湘江  诗的语言  盛唐边塞诗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奇” 
描述:春梦 [唐] 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谢逸、谢(艹过)词注析》选登
作者:江凤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人公  羌笛  梅雨  修竹  香饵  折翼  红绡  自喻  梅花  月色 
描述: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倚栏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浅论《小山词》的对句法
作者:林丽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宇野直人  主人公  探索与发展  散文性  艺术空间  词创作  玉楼春  鼎足对 
描述:浅论《小山词》的对句法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从重情的角度谈《聊斋》对唐传奇的
作者:程国赋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唐传奇  《聊斋志异》  唐代小说  蒲松龄  唐人小说  创作风格  汤显祖  人物形象塑造  主人公 
描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叙述其创作经过时自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①这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