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评介
作者:亦史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朝兴衰  中国古代  史论  治乱兴衰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  《资治通鉴》  康乾盛世  历史研究 
描述: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评介
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作者:江巨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文学研究  中国  古代 
描述: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为人师者——在吴宏聪教授从教55周年庆贺会上的发言
作者:陈平原  来源:美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中国  当代 
描述:为人师者——在吴宏聪教授从教55周年庆贺会上的发言
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
作者:吕若涵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女作家  九十年代  女性主义意识  当代女性  新时期  女性视角  思维方式  王英琦 
描述:本文试图从女性散文总体运思方式的变化、女性视角的审美观照及对散文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变革与新创、成就与危机,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女性散文的独特风貌
华山洞外的红叶(散文)
作者:徐凤霞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洞  王安石  褒禅山  裁判员  手提灯  洞底  新闻  尽头  充电  老师 
描述:束至今没人探到华山洞尽头的历史。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准备了几个星期,买了充电式手提灯,做了手杖,还聘请教写作的老师作我们的裁判员,以便能公平地评出这次行动的“探索勇士”和“胆小鬼”。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方法及其启示
作者:孟丽菊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古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学术研究  书院教学  陆九渊  考课  质疑问难  学习兴趣  启示 
描述:书院是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机构,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书院的历史如果从南唐元四年(940年)算起,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改制(废弃)为止,共经历了960余年,其间跨越宋、...
苏轼其人及其散文的说理方式
作者:马永堂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变”与“不变”  《石钟山记》  艺术特色  《前赤壁赋》  说理方式  王安石变法  生命活动  《战国策》  《庄子》 
描述:苏轼其人及其散文的说理方式
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作者:刘萌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女性散文  文化散文  “大散文  《随想录》  贾平凹  历史文化  90年代  王英琦  新时期 
描述: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班门敢弄斧 贵在有新意——《华山洞外的红叶》评议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山洞  散文  三者关系  唐宋八大家  再创作  新意境  哲理  亲身体验 
描述:公《游褒禅山记》的主旨是借记写游华山洞的经过,阐明“志”、“力”、“物”三者关系,强调“尽志”对成事的重要作用。荆公此论已成千古至理,简直没有再创作的余地了。徐凤霞同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探游华山洞经历中探究出了至今
刘熙载《艺概》中的援《易》立说
作者:黄黎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熙载  《易》  《文概》  《周易》  《艺概》  文艺本质观  中国古代  “修辞立其诚”  文艺创作  创作主体 
描述:刘熙载《艺概》中的援《易》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