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旅游路上学问
作者:暂无 来源:承德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一点不假。我喜欢读书更喜欢旅游,就是在大家所说的“玩”中,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很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 由于爱读唐诗的缘故,每打算去一个地方时,我总是事先把这些地方的唐诗再温习一遍,以期这些古诗词能对自己的旅游有所帮助。 去年“十一”前夕,我与友人去
书法家应是有学问的人
作者:暂无 来源:邵阳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书法家应是有学问的人
也谈读书的学问
作者:岑建德  来源:计划与市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爆炸  扩大知识面  学而不思则罔  获取知识  逻辑与修辞  重要渠道  当今时代  “思虑”  读书人  王安石 
描述: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读书特别是勤读、苦读理所当然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怎样才能提高读书求知的效果呢?
中国传统音乐”在线调查
作者:肖梅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声学  满族音乐  .net  个人网站  流行音乐  网页制作  《牡丹亭》 
描述:DCR-VX1000数码摄像机……一路地添加变化下去。算是一个研究不了科技,却可以享受科技成果的人。今天,我又冲动地想要怀揣一个摄像头,去陕北的府谷采访那位名叫“白狼”的“最后的脚户”,哪间网站愿意为此做个直播?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养生  龚廷贤  养生格言 
描述: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明代江西金溪人。父亲是一代名医,就职于太医院。龚廷贤幼读诗书,后随父学医。他承继家学,访贤求师,日间诊病,夜读医书,声名日隆。
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
作者:廉文澄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全集》  中国传统戏曲  民间戏曲  女吊  梅兰芳  《牡丹亭》  帮闲文人  艺术形象  《社戏》  士大夫 
描述: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
试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特征
作者:陈望衡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描述: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作者:王平  来源:装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志设计  传统艺术  中国  图形组合  《周礼》  文字  印章 
描述: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初秋养肺学问多⊙刘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阴气渐长,阳气渐收。根据古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之纲要,养生之道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作一下自我调整。 首先要学会适应,秋季来临,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严防“气炸心肺”的事情发生。即使遇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