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60)
报纸(538)
图书(376)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97)
地方文献 (159)
红色文化 (66)
才乡教育 (22)
宗教集要 (22)
地方风物 (20)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349)
2013(88)
2012(132)
2011(121)
2010(124)
1998(88)
1997(57)
1996(68)
1985(21)
按来源分组
文史杂志(8)
收藏(3)
书法丛刊(3)
保定学院学报(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
文教资料(1)
炎黄世界(1)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
海南出版社(1)
舒同与毛泽东的翰墨情缘
作者:冯都  来源:世纪风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情缘  舒同  审美感受  建国前后  书法 
描述:毛泽东书法纵情翻腾,游丝盘金;舒同书法飘洒圆秀,弯弓盘马。他们的书艺个性和风格,都给人以愉悦的文化慰藉与审美感受。两位中华书法大家,在建国前后结下的翰墨情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杨炳南书法篆刻作品选
作者:杨炳南  来源:数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篆刻  作品选  杨炳 
描述:杨炳南书法篆刻作品选
含蓄委婉的劝学篇章——曾巩《墨池记》导读
作者:诸定国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勤学  含蓄委婉  叙述  文章  书法  佳作  介绍  艺术特点  主旨 
描述:古人勉学,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巩的《墨池记》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这篇小记虽然写于九百余年前,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去认真一读,仍会获益匪浅。
印林逸事
作者:黄卓越 党圣元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昌硕  赵之谦  篆刻艺术  朱文印章  印文  闲章  书法  治印  周亮工  边款 
描述:在渊源数千年的印学史中,特别是在近一千年文人治印后,名家高手层出迭现,集印、好篆者数不胜数。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印作,还留传了许许多多佳闻趣事。这些逸事中,再一次说明篆刻已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百姓,尽管社会地位的悬殊,贫富差别的不
张大千绘画风格及其鉴定
作者:叶子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鉴定  绘画作品  人物画  书法  用笔  工笔  李瑞清  石涛  山水画 
描述:一张大千生平概述张大千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画家。他人物、山水、花鸟俱工,并善诗词、画理、书学。尤其是其创造的山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又名张权,乳名小八。后改名为猨、蝯、爰、季,字古皇、季爰、大千,号大千居
墨池为由,实在“劝学”:析曾巩《墨池记》
作者:朱庆和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风格特色  劝学  作者  书法  遗迹  选题  临川  委婉含蓄  平实 
描述:曾巩《墨池记》借状写墨池为由,其实质在于劝学。本文体现出作者为文从容平实、委婉严谨的风格特色。全文选题虽小,意旨宏大,因事说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蔡京“自述”:政治是一门艺术
作者:王觉溟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政治  蔡京  艺术  宣仁太后  北宋  宰相  自述  书法 
描述: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末年权相,书法造诣精深;其仕途生涯跌宕起伏,在宰相任上四起四落;工于权术、狡黠善变,搜尽天下膏脂以供君臣挥霍,最终导致北宋覆亡。我有一种预感。我即将死在这条
苏轼大字草书“春风”解
作者:徐启雄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春风》  草书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王安石  书法  韩愈 
描述:在民间尘封隐身达九百余年后,近日在苏轼任过两任太守的杭州现身!
人文中国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工作(理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积贫积弱  全盘改革  社会贫困化  宋代  临川  江西  文学家  宋仁宗  思想家 
描述: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由于深得神宗赏
论陆九渊的“易简功夫”读书法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作者:刘召元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易简功夫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大众教育 
描述:简功夫”所蕴含的主要含义,再结合我们所处的教育的环境和时代特色进行分析,从而指出“易简功夫”对于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和“快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