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集 (原中华书局版) 一、二 诗文集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汤显祖集 (原中华书局版) 一、二 诗文集
校本教研的研究应是动态的
作者:钱君端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教研  行政管理人员  专题调研  新课程背景  现代教学  中学教师  学校工作  工作经历 
描述:读了刊载于《现代教学》今年第9期《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正在回归本意》的专题调研报告后,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学校工作的中学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我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在认同调研
阳春集校笺(选载上)
作者:秦惠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抄本  唐宋词选  冯延巳  校本  唐词  《词综》  词辨  校笺  全宋词  珠玉词 
描述:冯延巳(公元九○三——九六○),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跟随李璟,官至同平章事(即宰相)。史称冯“有辞学,多伎艺”,工诗词,“虽贵且老不废”。他不仅在南唐词坛是存词最多的一个,在唐末五代词人中也是一大家。他
《曾巩集》校点商榷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记    曾巩  校本  商榷  逗号  研究成果  订正  校勘记  底本 
描述:不徒以见诸版本多寡为判。亦尊重原书,不轻点窜,疑者存疑。四、已破除不少疑难,校大都正确。故不失为一较好版本。惟本文旨在商榷,恕不备述。
评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
作者:张树英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底本  校本    戏曲作品  蒋士铨  戏曲古籍  汤显祖  曲律  断句标点  校记 
描述:近时,中华书局出版了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把蒋士铨现存的全部戏曲作品汇成一个专集,底本采用传世的最佳版本,校正了底本存在的错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工程,给读者和戏曲研究者提供了很多便利
中华书局推出《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曾巩》
作者:暂无 来源:图书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华书局推出《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曾巩》
校本教材不应是“校园装饰”
作者:贾宪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开发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实际需要  实际需要  主教材  主教材  装饰布  装饰布  学校  学校  催化剂  催化剂  特色  特色  使用过程  使用过程  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 
描述: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在不同校园焕发出一片生机。学校针对自身特色和师生实际需要编写实用、适用、好用的"自主教材"
校本课程应是区域特色的承载者
作者:胡宏军 向咏梅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西陵区  宜昌市  农村小学  生活即教育  蔬菜大棚  实施过程  教师  特种养殖  学生生活 
描述:宜昌市西陵区明珠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左牵三峡大学,怀抱黄柏河,与金桔飘香的村庄相邻,成片的蔬菜大棚透着绿意,星罗棋布的鱼塘充满生机,特种养殖发展蓬勃。田间地头,塘边树下,无不诠释着"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另外,明珠小学70%的教师家中都种有柑桔、蔬菜,每位教师都有丰富的种植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有部分
校本课程应是启迪灵性的“鸡汤”
作者:兰玉婷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级课程  校本课程  研究 
描述:创新,为发展办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空间。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唐”诗标注补正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