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小山词中追忆手法的运用
作者:方凌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追忆 
描述: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对晏几道词中追忆手法运用的探讨。从小山词中大量的追忆内容入手,分析了追忆内容的分类和追忆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最后论述了晏几道钟情于追忆的原因所在
黄鹂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提示  黄鹂  《猛虎集》  黄鹤  手法  复叠 
描述:黄鹂
《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分析
作者:卢晶晶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描述: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化用手法
作者:薛胜元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用  创作手法  二度创作  古典诗词创作  句子  文人创作  中国古典诗词  辛弃疾  晏几道  作品 
描述:文人创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常常对前人诗文中的语句加以变化,变成自己的句子,这种创作手法就叫化用。化用重在借"意"而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作品带来较原诗句更加深远的意境。可以说,化用属于二度创作,只要化用
诗文赋中有关围棋的趣话
作者:孙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围棋  王安石  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作家  苏轼  人生态度  下棋  苏东坡  兵法  阴阳 
描述:围棋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古代作家中有不少围棋高手,也有不少以围棋为题的诗文赋作品。从作家眼中看围棋,是一个饶有兴味的事情。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广泛流行,多种文献对此均有记载。人们熟知的弈秋,就是"通国之善弈者"(《孟子·告子
古今棋坛诗话
作者:卢传裔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棋  艺术载体  诗歌  抒情言志  唐玄宗  围棋  王安石  棋局  史书记载  棋子 
描述:琴、棋、书、画,人们称之为四雅。四雅之二的棋,人们誉之为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战斗的游戏,智慧的化身。这棋,与诗歌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爱下棋,不少棋手爱赋诗。在诗歌中以棋作为艺术
名人与棋
作者:岩松  来源:金秋科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结合  下棋  文天祥  王安石  游泳  慈禧太后  象棋  宰相  棋艺  旁观者 
描述:留。尽管他对胜负不很计较,却特别爱悔棋。有时为了悔一步棋,还真有点"宰相风度",竟当着棋友和旁观者的面,自己打自己的巴掌,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对胜负最计较的莫过于清朝的慈禧太后。她喜欢下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
作者:秦文军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棋  社会美  养性  弈棋  李渔  公文  王安石  北宋时期  文化娱乐  留守 
描述:棋,历来被文人雅士视为不可缺少的修养棋艺,既包括激烈的心理较量,又是清心养性、乐而忘忧的文化娱乐。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因推行变法受到攻讦,心情不快,常处于烦躁之中。他爱好下棋,只要一下棋,那一腔怨恨
围棋杂谈
作者:孙永宁  来源:金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围棋比赛  业余  下棋  获得者  棋手  王安石  三国演义  职业  全国性  故事 
描述:的作品中也可略窥一二,如元代诗人黄庚的《棋声》诗:何处仙人爱手谈
“败亦可喜”与“意钓忘鱼”:苏轼作品中的棋与渔
作者:池泽滋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张志和  下棋  王安石  文人士大夫  宋代  初中期  全宋诗  典故  苏轼作品 
描述:巴蜀书社,1999年),诗云:睡忆建茶斟潋滟,昼思兖墨泼淋漓。可怜二物俱无有,记得南堂棋胜时。"建茶"指建州建安所产的建溪茶,宋时为贡品。"兖墨"指兖州所产的墨。这说明苏轼和文同曾对局,因输了茶墨,文同写此诗,一方面催促,一方面怀念曾跟朋友度过的快乐日子。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