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资讯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讯 艺术 中山纪念堂 慈善机构 紫钗记 剧团 公益金 演出
-
描述:香港鸣芝声剧团《新紫钗记》与《帝女花》 时间:2010.7.5-2010.7.6 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鸣芝声剧团于1990年成立,是一个拥有85位团员之大型粤剧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天。曾为多个慈善机构如公益金、保良局及东华三院等筹款活动义演,并经常于港九新界多个表演场地作公开演出。
-
古风新义:刘绍刚篆刻艺术的理性与浪漫
-
作者:王京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古文字 艺术家 简牍帛书 赵之谦 四大家 书法篆刻 艺术流派 学术 学者型
-
描述:从晚清篆刻四大家中的赵之谦、黄牧甫,到近代的乔大壮、当代的蒋维崧,再到刘绍刚,一直延续着学者型艺术流派的精神。这派印风根植于传统,除了在艺术上追求古朴、含蓄、文雅的风格外,还讲求以古文字入印,用古老
-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重新建构与艺术碎片化:《牡丹亭》文鸯的两种建构方式及其差异
-
作者:刘毅 王省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建构方式 建构方式 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 碎片化 碎片化 艺术 艺术 意义结构 意义结构 戏剧文本 戏剧文本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加到对《牡丹亭》的诠释上,赋予这部名剧某种完全不同的意义。
-
王益受贿案牵出俩明星 一人收30万一人收200万 赵薇刘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A14·社会新闻行贿人李涛说他的百货公司开业时,王益前来出席,并带来女明星赵薇(音),典礼结束后,李涛给了赵30万元出场费。赵薇是否涉罪北京市佑天律师事务所的马国华律师说,如果检方认定赵薇(音)收取的出场费属于被告人王益的受贿数额范围内,那么这笔钱就是赃款,司法机关依法可以进行追赃,赵薇(音)就要将
-
分手前替刘芳菲还贷王益所收款项被定为贿款
-
作者:暂无 来源:红山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行贿人李涛在庭审中所提的央视主持人刘芳菲是王益案的证人,检察官在王益案庭审过程中,当庭出示了刘芳菲的重要证言,以证明王益确实收受了他人的贿赂款。
李涛在证言中说,著名主持人刘
-
“国开行原副行长王益受审”续闻-刘芳菲承认曾恋爱收房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京市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受贿案后,受人关注最多的并非王益本人,而是被证人李涛扯出的女人——刘芳菲。 3月3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王益案发后,司法机关曾多次找到刘芳菲询问
-
“国开行原副行长王益受审”续闻:刘芳菲作证承认曾恋爱收房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京市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受贿案后,受人关注最多的并非王益本人,而是被证人李涛扯出的女人——刘芳菲。 3月3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王益案发后,司法机关曾多次找到刘芳菲询问
-
国开行原副行长王益被判死缓-受贿1196万替刘芳菲还贷收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电 昨天上午,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因受贿罪,被一中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对于是否上诉,王益表示还要考虑。 根据检方指控,王益受贿金额为1196万元。其中第一笔受贿金额来自香港商人李涛。李涛在湖南承接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时,通过王益获得银行贷款,并向王益行贿538万元。目前,李涛也已被捕。 王
-
刘绍棠小说论
-
作者:崔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绍棠 刘绍棠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题材 题材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
描述:的命运都几经沉浮,历尽沧桑,其间的是是非非,臧否抑扬,至今还时时引发文坛上的论战风云。本文拟从当代文学中长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颇有特色的作家刘绍棠的小说题材、人物、结构等方面来深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