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2)
报纸(127)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9)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8)
地方文献 (41)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17)
2006(21)
2005(22)
2004(18)
2000(13)
1999(23)
1995(21)
1986(14)
1983(8)
1982(5)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1)
名作欣赏(6)
浙江学刊(3)
中州统战(2)
华夏文化(2)
黄山学院学报(1)
神州(1)
黑龙江戏剧(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半岛都市报(1)
会长:“有啥困难,有这帮安徽老乡呢!”
作者:暂无 来源:烟台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YMG记者张韬摄影报道“麻烦大家伙儿了!”昨日上午9时,107医院关节外科病房,刚刚经历脚部手术的“托举哥”蒋兴保,紧紧握住前来看望自己的烟台安徽商会会长吴照伟的手,眼含热泪,话不能语。 吴照伟会长在问候蒋兴保的同时为其送来了5000元慰问金,其中2000元是他本人对蒋兴保的一点心意,同去的
浅议吴曾祺之“宗经
作者:兰培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宗经 
描述:经者,儒家之经典著作.近人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一书专设“宗经”篇,将“宗经”视为习文之首务,积学之根本.本文重点探析吴氏“宗经”的原因与方法.
晏殊与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
作者:刘畅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苏轼  人生如梦 
描述:“人生如梦”一直是古代文人探寻生命意识的重要主题。宋代词学发展,很多文人在词作中表达着他们的人生态度。晏殊与苏轼虽然在人生道路、创作风格上等有很多差别,但他们在词作中都曾不止一次地发出对于光阴流逝,人生苦短的慨叹,而这都可以归为“如梦”思想。本文将试比较分析。
汤显祖贬谪徐闻与他的《贵生书院
作者:王小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学体认  《贵生书院  《邯郸记》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思想极其复杂,作者以他抗疏被贬为徐闻县典史这一事件为中心,探讨他的道学体认及其“贵生”的提出,以及他提出的与“贵生”有关的“瘴疠活人”思想,在他的剧作《邯郸记》中的反映。
无锡剧场上演《牡丹亭》,网友微博感受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经典昆曲折子戏《牡丹亭》在无锡万和公益剧场上演。以书换票的形式亲切又温馨。剧场不大,座无虚席。看过剧的网友@遇见你937意犹未尽,微博图文叙说观剧感受,“那一阙古老情话,印证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我们原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未曾留意未曾深思,汗颜无比,你的浅吟低唱让我一瞬间梦
理发师李纪康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安昌镇中市大街石雕馆西面有一家理发店,这里生意不错,除了一些成年顾客在这里坐等理发外,还常有大人抱着出生才满月的婴儿来剃“满月头”。理发师傅李纪康有些自豪地告诉笔者,找自己剃“满月头”的顾客除了安昌当地的,还有来自齐贤、柯桥,甚至绍兴市区的,这些年请他剃“满月头”的婴儿已有上千个。 今年6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求古从今”
作者:韩李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求古从今" 
描述:吴曾祺提出的“求古从今”贯穿《涵芬楼文谈》全书,探讨此理论对前代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提出的缘由,并从全书系统地提炼归纳实践“求古从今”说的具体方法,旨在探求吴氏“求古从今”说的精髓及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