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37)
期刊文章(1220)
图书(41)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72)
地方文献 (23)
才乡教育 (15)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8)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1)
2012(244)
2010(405)
2004(30)
2002(23)
2001(27)
2000(61)
1997(63)
1980(13)
197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49)
传记文学(38)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博览群书(7)
作家文摘报(4)
中国收藏(2)
侨协杂志(2)
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今传媒(1)
人物(1)
旷达自得的拓荒者——荟艺术印象
作者:戴延兴  来源:美术界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家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艺术成就  艺术风格 
描述:表现于绘画艺术形式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评瑾《复古与复元古》
作者:徐国荣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  复元古  审美 
描述: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评瑾《复古与复元古》
梁(理律律师事务所律师) 急速转型,台湾要吃特效药
作者:陈雅慧 陈雅慧  来源:天下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梁(理律律师事务所律师) 急速转型,台湾要吃特效药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诗标注补正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补正  补正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
浅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奇  纽带  骨架  楔子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血书“还我青岛”者应是谢
作者:乔继宁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书  法科学生  青岛  五四运动史  中国近代  历史学习  指血  北大  现代史  相关资料 
描述:当时情况简介如下:一、夏秀峰血书是在1919年5月2日(星期五)
衡官箴思想研究
作者:张德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箴  司牧  棍蠹  理讼  帝制官僚政治 
描述:棍蠹。禁制棍蠹,就是要谨防棍蠹侵染主官事权、鱼肉平民百姓;禁制棍蠹的关键在于理讼,因为理讼是官民交往的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讼方面,衡从批驳呈词、差唤人证、堂上审讼到判处决断、出具甘结,在整个理讼
衡人物报道的语言特色
作者:胡继红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报道  群众语言  第一人称  白描 
描述:衡的人物报道 ,清新、自然、质朴 ,情真意切 ,生动感人。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洁、通俗 ,是人民群众语言艺术的结晶。其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简洁生动的快板语言 ,个性鲜明的写话语言
良驹手定本《六九轩算书》之研究
作者:金福 孙力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九轩算书  勾股测量术  日晷  筹表开方术 
描述:对清末数学家衡 (1776— 184 1年 )的良驹手定本《六九轩算书》(六种八卷 )及其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 .首先研究了算书作者衡 ,其次给出了关于良驹手定本《六九轩算书》的一些鲜为人知
竖起中华民族脊梁--从大年的《美国侵华史》说起
作者:黄仁国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竖起中华民族脊梁--从大年的《美国侵华史》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