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晁补之的闲居
作者:刘银光  来源: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晁补之  陶渊明  新旧党争  随缘自适  文学史  《归去来兮辞》  王安石变法  田园生活  词人  抒情主人公 
描述:晁补之的闲居刘银光发生在北宋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旨在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这次活动虽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减轻了人民负担,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不顾”应是两个
作者:罗忠民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不顾”应是两个
论晏殊的意象
作者:高国藩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意象艺术  《破阵子》  燕子  《珠玉  踏莎行  清平乐  玉楼春  浣溪沙  梁上燕 
描述:论晏殊的意象高国藩晏殊是北宋初期家的开山祖。他所处的时代去五代不远,也就决定了他的上承花间的婉约风格,但他的摆脱了猥俗、脂腻的不良风,形成了自己高雅含蓄、温婉秀洁的特色。作为北宋首位词人
款款深情小山--谈晏几道的《小山
作者:姬建敏  来源: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款款深情小山--谈晏几道的《小山
晏殊的音乐意义
作者:章军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清乐  燕乐  依声填词  右徵  声律结构  音乐意义 
描述:晏殊依声和婉明丽,声律结构左右徵,既表现雅乐太平富贵国治安乐思想,又以燕乐旋宫表达与民同乐移风易俗思想。体现他哀其事勤的音乐礼教思想。
《小山》鉴赏举隅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词人  晏几道  举隅  桃花扇  整体观念  “梦”  杨慎《品》  《花庵词选》  《复堂词话》 
描述:《小山》鉴赏举隅
柳、晏情论析
作者:李淑珍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人公  晏几道  柳永      论析  满江红  木兰花  《虞美人》  表现手法 
描述:柳、晏情论析
林系年(续前)
作者:夏承焘 王荣初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道碑  范仲淹  司户参军  通鉴  墓志铭  陈尧佐  唐宋词  翰林学士  《隆平集》  年谱 
描述:林系年(续前)
晏殊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作者:阮忠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趋向  晏殊  《破阵子》  南唐  及时行乐  人生的有限  现实生活  柔婉风格  创作个性  创作风格 
描述:晏殊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闲愁最苦--《珠玉》文本解读之一
作者:李康化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文本解读  死亡恐惧  晏殊  《破阵子》  清平乐  梧桐  《菩萨蛮》  寿  死亡意识 
描述:什么大的波折②,就很自然地继承了五代词风的绪余,酷爱和他一样身居相位的冯延已作,把当成娱乐遣兴的工具,或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写那些枯燥无味的祝颂之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认为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