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平集》释疑
-
作者:王瑞來 来源:辅仁历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隆平集 隆平集 晁公武 晁公武 余嘉锡 余嘉锡 宋代 宋代
-
描述:。本文還通過與《宋史》、《東都事略》相比勘,具體揭櫫了此書的研究價值。並通過回溯刊刻源流,完成了對史書《隆平集》的基礎研究。
-
《汤显祖集》化为灰烬
-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大连大化碱厂当学徒工,每月工资17元,加上倒班费不过20多元。
一天逛书店,我看到一套《汤显祖集》,其中有《牡丹亭》、《邯郸记》等杂剧及大量诗文。我一看书价是十几元,便狠了
-
王安石《尚书新义》辑补
-
作者:陳良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尚书新义 尚书新义 辑补 辑补 陈大猷 陈大猷 《书集传》 《书集传》
-
描述: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
-
“春节”历史一百年刘绍义
-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11年12月31日,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在这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把年节称为“春节”过,所以从此算起,“春节”一词的历史到今年刚好是一百年。
春节俗称过年,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叫“上元”、“元日”、“改岁”、“献岁
-
老师为何称“西席” 刘绍义
-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
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把老师处处尊为上宾,上宾之位,当然就是坐西面东的席位了。
《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
-
周礼全意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探微
-
作者:向钘 来源:前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意义理论 理论条件 探微
-
描述: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条件,周礼全意义理论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90年代形成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查阅与周礼全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他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所学的逻辑知识、当时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
-
苏学士义藏嫩蕊茶
-
作者:九斗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蔡襄 大学士 茶饼 王安石 父亲 青花瓷 京师 贡茶
-
描述:宋熙宁二年,苏轼为父亲苏洵守孝期满,重回朝中任原职。阔别京师几年,他突然发现,现在的朝局已经不是他二十岁时看到的天下了。眼下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朝廷分成两派,一派守旧,一派推新政,各结党羽,乌烟瘴气。
-
王安石《周礼新义》佚文补辑
-
作者:张涛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礼新义》 佚文
-
描述:《周礼新义》为王安石新法理论重要文献,然其书久佚,自清以来,学界汇集佚文者颇不乏人,至时贤《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为集大成.然《新义》佚文,仍有遗珠.今蒐讨故籍,从中择要辑出佚文25则
-
春节吃“麻叶”刘绍义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炸的“麻叶”最好吃。一入腊月,妈妈就准备好了高粱面、芝麻、红芋等原料,过了祭灶,家里酥炸后,我们就有“麻叶”吃了。
“麻叶”,就是带芝麻粒的油炸面食果子,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酥又脆,是春节时候孩子们的最爱。记得炸“麻叶”的高粱面不是一般的高粱,是在我的老家称为“粘秫秫”的那种,磨
-
古代人吃冰镇食品刘绍义
-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气越来越热,雪糕等冷冻冰镇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吃到冰冻食品的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了,《周礼》中就有冰鉴储藏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冰鉴,其实就是古代的冰箱,是用所凿的冰块制作的,样子就像现在的瓮,古人把各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