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周礼》学研究
-
作者:周慧珺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礼学
-
描述:朱熹是南宋儒之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在很多领域对后之学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朱熹的《周礼》观,对理解朱熹的礼学思想颇有参考价值,对学界关于《周礼》的争论也是种推动。
-
小山词探微
-
作者:高士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痴怨基调
-
描述:造出凄迷哀怨、冷清孤独的词境,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并且由此奠定其在小令词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
苏轼词的文化精神
-
作者:钟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欧阳修 苏轼词 中国历史 王安石 独特意义 司马光 范仲淹 中华文明史 文化巨人
-
描述:是随着这一代人成长、成熟起来的公元11世纪是中华文明史中最有独特意义的一个时期:文化巨星们的同时出现,盖过了这个王朝的光芒。当我们
-
晏殊的梦词
-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情 思 景
-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词集《珠玉词》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梦词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
王安石庄学思想研究
-
作者:秦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庄子 援庄入儒 宋代庄学
-
描述:的接纳和喜爱。综合诗文,王安石的庄学思想是一个矛盾双方并包的有机整体,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一方面,王安石将庄子理解成圣人之徒,称其用心为圣人之心,这条庄学儒学化的脉络,经其门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庄学
-
陆九渊的孟学思想研究
-
作者:韩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义利之辨 发明本心
-
描述:而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论述陆九渊的孟学思想。首先,介绍陆九渊孟学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二程的影响,佛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其次,阐述陆九渊孟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本心、辨志、发明本心
-
讲故事 学对联(三十七/三十八)
-
作者:张永剑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明成祖 讲故事 元宵节 联语 朱元璋 上联 动静结合 明太祖 王安石
-
描述:,君民同乐,永乐万年。【对联知识】借对:这是指形式相对但
-
诸候学周礼代价高
-
作者:吴闲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城市 楚国
-
描述:吴王寿梦登基后准备到中原去开开眼界,便到了楚国,求见楚共王。楚国的郢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霸主”楚共王也以华夏正统而自居,对这个来自东南的蛮族酋长毫无兴趣,便一口拒绝了。
-
冯延巳词与晏殊词的异同
-
作者:廖克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词 晏殊词 异同
-
描述:冯延巳和晏殊都是位及人臣的词人,他们年代相距不远,且在词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冯延巳词与晏殊词有微妙的异同关系,现从词人的际遇和词风特点作异同分析。
-
小晏词的“诗人句法”
-
作者:伍三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黄庭坚 句法 北宋词 晏几道 浣溪沙 白居易 词学 惆怅感 李商隐
-
描述:和由此带来的惆怅感伤,感情真挚,“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