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都是哪些“国”与“学”
-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学” “国” 子弟学校 孙诒让 乐师 周礼
-
描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
-
读书信 学历史
-
作者:杨富丁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戊戌变法 书信 毛泽东 梁启超 王安石变法 宋庆龄 周恩来 改革措施 张学良 材料
-
描述:历史上许多载入史册的著名书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慎重地从书信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丰富命题资源、扩大命题材料的范围、开阔命题素材的视野、增强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笔者搜集了近六年来运用书信题材命制的一些高考真题,
-
论王之道的词
-
作者:冯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词 题材 风格 清丽 沉郁
-
描述:且均有各自的面貌特征。由这些题材引发,相山词的风格 特点主要呈现为两种面貌:一为清丽淡雅,一为沉郁。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王之道的生平和思想,和南宋初期王之道其人所处
-
周在浚词研究
-
作者:郭璐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在浚词 故国之思 艺术特色 词学思想
-
描述:的词学观念有紧密的联系,他推尊稼轩词,重视真性情。亲族的变故,仕途的坎坷使他的词形成深沉含蓄时而激烈的风格。周在浚组织的词学活动“秋水轩唱和”,在词史上影响深远,他与卓回在编辑《词汇》时发生的争论
-
晏欧词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李芳蓓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六一词 珠玉词 欧阳修 晏殊 晏欧词
-
描述:、統計等方法,在各章中依次從兩人的創作背景、內容主題、形式分析、藝術技巧、風格評價等方面加以比較,希望能夠具體而全面的呈現出晏歐詞的異同與風格特色,並給予兩人在詞壇上應有的地位。
-
由词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
-
作者:方利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教学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王安石 教师 语言文字 文本语言 理解 课文
-
描述:历来文人学者都非常重视用词。贾岛推敲的故事被传为古今美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名满天下,而绿字又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作者如此别具匠心地遣词,目的就是由词达意,让所描写的
-
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
作者:刘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
朱熹礼学思想研究
-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礼学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
描述:特征和个性。朱熹的礼学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这些特点均是在朱熹与各学派的论争、激辩、批评、吸收中表现出来的,又鲜明地体现在朱熹的礼学实践中。朱熹的礼学思想充分展现
-
王安石与北宋道德性命学
-
作者:徐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道德性命学的阶段性,将王安石与北宋前期道德思想,以及同时稍后的道学派二程的关系总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庆历新政派的名教重建与同时稍后的邵雍、周敦颐的内省修养,以庆历新政派与守旧派的名实之争为其思想矛盾
-
三苏蜀学的"人情为本"论
-
作者:叶平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苏 圣人之道 人情 公议 王安石
-
描述: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