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译注
作者:吕友仁译注  来源: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礼  注释  周礼  译文 
描述:周礼译注
论语》漫论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今本  冉有  季氏  《礼记》  子路  二十篇 
描述:派系之分,许多儒家的经典,如《礼记》、《中庸》,都彼此有些矛盾与参差。经汉、宋到清,到“五四”,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各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译注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宋神宗  大地主阶级  增强国力  不择手段  针锋相对  法家  西夏 
描述:诽谤和歪曲。面对这种猖狂进攻,王安石毫不畏惧,写下了这封《答司马谏议书》,同司马光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王安石对司马光加给他的所谓四大罪状逐条驳斥,并且揭露了顽固派那种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固守大官僚、大地
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
作者:赵贞信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弟子  《鲁论》  《中庸》  “子”  《孟子》  “中庸”  子思  滕文公  矣乎 
描述:近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研究孔子的人不少。研究孔子,就不能不对于《论语》的史料价值有个看法。而《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这个问题是跟评定《论语》的史料价值有密切关系的,很应该先作一些研究。
漫谈读《论语
作者:刘懋畴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圣人  《孟子》  《礼记》  思想史  子路  研究与批评 
描述:仅凭记忆而写出之故,或因书简断线错乱所致。我们知道,西汉时代的书,既不是“纸”,也不是“帛”,而是刻在竹简上的,大部的书就用一条线串接起来,若是线断了,书简就难免错串。《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有《齐
读《论语新编》
作者:于承武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正义》  新编  论语  总评  孔子  “游于艺”  鲁论  译评  贵族  子夏 
描述:读《论语新编》
科举制度下的《论语
作者:王学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公羊传》  《礼记》  《周礼》  《仪礼》  进士 
描述:”:包括《诗》《书》《易》“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科举考试中没有《论语》,社会上清谈之风也逐渐消弭,此时《论语》又还原为儿童读物。杜甫流落夔州
论语》那些事儿(七)
作者:暂无 来源:读写天地(小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春秋时期  孔子  子张  子贡  子夏  做事  周礼 
描述:听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相比.谁比较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有点过头,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做事有点不足,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接着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更贤能呢?”孔子说:“过犹不及,超过和不足同样不可取。”子贡说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总目录  译注  藏学研究  异化问题  《贤者喜宴》  胡乔木  邓小平文选  帝师制度  王安石 
描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
作者:郭沂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鲁论》  《齐论》  先秦时期  孔安国  孔子研究  《齐论语  《汉书·艺文志》  今本  《汉志》 
描述:中保留着大量原始《论语》佚文,它们都是研究孔子相当可靠的史料.一、先秦时期多种《论语》的存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论语》命名于汉代.《论衡·正说篇》云:“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