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
报纸(4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30)
2013(9)
2012(18)
2011(9)
2010(12)
2006(1)
2004(3)
1995(4)
1989(1)
1985(3)
按来源分组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1)
中学语文(1)
读书杂志(1)
安徽文学(1)
天涯(1)
周口晚报(1)
印刷技术(1)
民间文学(1)
中国教育学刊(1)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1)
绿之遐想
作者:刘晨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色彩  月季花  放大镜  河蚌  生活中  王安石  春风  视野  快乐 
描述:视野穿过一片茂密的《绿之遐想》抵达那一簇簇盛放的月季花,《夏天的雨》哗啦啦下个不停,淘气的小《河蚌》唱着快乐的歌。嘿,生活放大镜,随意放大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
绿
作者:查柳荣  来源:江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北宋  春风  江南  心境  田野  杰出  景色  反映 
描述: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知使多少人赞叹不已。这个"绿"字,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江南的绝妙春色及景色变化的过程。它反映出人们在一年四季中最爱春绿的心境。不信,你春游时到山川田野去
江南绿
作者:陈志宏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唐代诗人  《早春》  王安石  宋人  韩愈 
描述:,田野里,荒山上,树底下,石缝间,无处不躲,无处不藏。江南的绿啊,如蚕食,又似雪飘,像微蚁缓爬,又如大军衔枚疾走,恣意汪洋,酣畅淋漓。宋人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非也,非也!江南绿不为春风
千锤百炼为一“绿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改革  望江南  名篇佳作  政治家  文学家  钟山  镇江市  北宋  春风 
描述:安石怀着眷恋的心情乘船渡过了长江,来到瓜洲。船停下了,回首望去,依稀可见江对岸的京口(今镇江市)。啊,钟山只不过在数重山之外,但是却可望而不可即
绿珠与绿珠祠
作者:王云高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崇  赵王伦  金谷  容县  司马  乐史  步障  吹笛  势利眼  贾后 
描述:,他们的战绩和学术,都有世界性的知名度,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发挥过切实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今日的博白,绿珠仍然是第一名人。她的塑象高达十余米,屹立县门,还有一系列“绿珠故里”的广告衬着,显
“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作者:昌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洪迈  论诗  诗眼  春风  宋人  词例  例举  色彩 
描述: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初为人母
作者:王虹  来源:朔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会  感觉力  超越时空  无理取闹  “母亲”  语气  黄鹤  衣服  风筝  家庭 
描述:大腹便便步履难艰时,盼望着早日瓜熟蒂落。等到真正做了母亲,却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起初,面对着一个吃、喝、拉、撒只一个“哭”字
徐春芳的诗
作者:徐春芳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梵高  太阳  风筝  燕子  金黄  旋转  天空  大地  方向  十七年 
描述:徐春芳的诗
读李浩先生新作
作者:黄海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属的  本质  牵引  向下  重力  锈色  风筝  包裹  光泽  承载 
描述:《行水看云》是一部重力向下的书,金属的锈色正在包裹着它,以至于它被外表隐藏了本质和光泽。《行水看云》在考验我们的耐心,这种隔是时间的,可能也是心里的。但它承载的是像风筝那样向下的牵引和方向,它却
第二十九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隆重开幕
作者:张秋德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二十九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隆重开幕